...濒危和紧缺中药材资源的修复和再生,防止流失、退化和灭绝,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纲要》进而明确“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为未来8年的6项重点任务之一,具体任务是: l、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
...产品开发进行研究,并将建成中药资源调查和保护体系,为进一步开展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种类考察和蕴藏量评估打下基础。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和江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利用浙江大盘山丰富多样的生态小环境,建成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同时建设种子库和基因库...
...种子资源圃。同时,利用恩施的生态优势和地道药材资源,集科研、生产、推广、服务为一体,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打造现代化的中药材种子种苗平台、中药材饮片厂和药用植物提取物工厂,共建中药材科技开发企业,5年内将逐步增加投资达1亿元人民币。 ...
...几棵;老一辈人说,“苦似黄连”的短萼黄连,如今全省要采到100公斤,都很困难。 “白术、贝母、元胡、白芍、玄参、麦冬等种质资源质量严重退化,品种混杂。”省林业厅透露。 正间接感受到变化 而作为患者,也正在间接感受到变化。譬如细心的人会发现,...
...中药资源的需求在迅速增加,这给濒危的药用植物资源带来了毁灭性的危害。为了应对目前严峻的资源压力,我国采取了中药材栽培和野生抚育等多种手段,但这些不能完全解决中药资源紧缺的问题。中药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协助中药栽培和野生抚育,在解决中药资源问题上...
...种子休眠期缩短,播种当年发芽率达42%。同时掌握了根茎切块繁殖技术,使繁殖系数达1∶16,入药比种子繁殖提早2年。 头顶一颗珠作为名贵中药,野生资源已经岌岌可危。野生变家植的技术突破,为其产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为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提供了...
...中药资源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来源极为广博。尽管物种间的形体构造、生理机能以及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但从自然属性来讲分属于植物、动物和矿物3范畴。也就是说,中国中药资源基本上是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的。 1985-1989年...
...日前在广西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上,来自29国家和地区的中外传统药物专家、学者800余人就传统药物的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及现代研究等学术及政策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教授在会上提出中药...
...自然区域的不同自然条件对生物种类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三大自然区域的三大生态地理生物群,实际上也反映了生物对大区域自然条件适应的共同性。 中药资源分布,即依照以上三大区域分别论述:东部季风区域结合药用植物的纬向分布;西北干旱区域结合药用植物的...
...福建中医学院闽侯大学新区校区日前新建成“时珍园” ,该园是以药用植物为主的植物园,占地面积100亩,将融教学、科研、科普、旅游于一体,是我省最具特色的中医药多功能园区。该校有关人士表示,“时珍园”可作为素质教育基地,接受中小学生集体参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