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_《古今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元气一坏,变证多端。如脾虚而气短不能以续,变而似喘促,尚用降气定喘之;如脾虚卫气不行,变而为浮肿,尚用耗气利水之;如脾虚郁滞,变而作寒热,尚谓外感,用发散之,大段类此。虚而益虚,直以气尽身亡,始用人参汤、附子汤灌之于殒绝之后,岂...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7-1.html

大明会典政官制_《古今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药饵国初令医官就内局修制。本院官诊视御脉,御医参看校同,会内臣就内局合,将贴连名封记,具本开泻本方药性、治证之法于日用之下,医官、内臣书名以进,置簿历,用中书省合缝进。奏本既具,随即附簿,年月下书名,内臣收掌,以凭稽考。烹调御,...

http://qihuangzhishu.com/336/49.htm

的解释_证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即“印证”。证明 confirm;verify 无与为证者矣。——清· 袁枚《祭妹文》...

http://hanwen360.com/c/354625.html

制方治病解_《目经大成》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万物皆也。利而行之,无有窒碍,方书之所以作也。是故阴中阳、阴中阴、阳中阴,阳中阳,之性也。君为王,臣为辅,佐为助,使为用,制方之旨也。逆则衰,从乃制,经以时,权得中,治病之法也。辛甘味薄为阳,辛甘则发散,味薄则通,阴中阳也;酸苦味浓...

http://qihuangzhishu.com/642/38.htm

序三_《古今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圣人之方。故病者即不信,信上古圣人,而亦不至妄投一剂以祸天下。故古之艺精而试,今之艺试而精;古之人法治病,今之人病合法;古之法宜简,今之法宜繁,亦势然已。徐君之作《》也,上自黄帝、岐伯、俞跗、和缓、仓扁、和佗、叔和、仲景之书,下逮...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4-0.html

辽夏金元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佚空载不详。金代设置太医院,属宣徽院。太医院的名称始于金代。置提点、院使、副使、判官,掌管医药,领导太医院工作。又设管勾、正奉上太医、副奉上太医、长行太医寺职,还设有太医教官。太医的品秩凡25阶。王室的医官:太后两宫,设有令、丞,皇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1.html

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_【中医宝典】

...所属职,其职额,自中元年(1260)以来,屡经变更,至治二年(1322)乃定置院使12员、同知2员、俭院2人、同俭2员、院判2员、经历2员、都事2员、照磨兼承发架阁库1员,又有令史8员,译史2员,知2员,通事2员、宣使7员。至元二十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09.html

皇明_《古今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余姚人,景泰以孝行闻。业,术尽其妙,诏旌其门。□字楚祥,少孤,承母训业儒,既而曰∶医者仁术也。苟精之,上可以事君亲,下可以济人物,遂深究《素》、《难》之旨。以名淮扬。正统初,征为太医。景泰间,院使董宿荐于上,侍奏功,广收四方明士聚阙下...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9.htm

《古今正脉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简称《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60.htm

《古今正脉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简称《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42.htm

共找到210,3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