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圣命名之意,亦当体认毋忽。今陕西亦莳植附子,谓之西附,性辛温,而力稍薄,不如生于川中者,土浓而力雄也。又,今药肆中零卖制熟附子,皆西附之类。盖川附价高,市利者皆整卖,不切片卖,用者须知之。凡人火气内衰,阳气外驰,急用炮熟附子助火之原,使...
...心下痞病,有宜并凉、热之药为一方,而后能治愈者,《伤寒论》附子泻心汤所主之病是也。试再详论之。《伤寒论》原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附子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本经》云其辛温,与现在的认识有差别,现一般认为附子乃大...
...附子甘辛大温.有毒.乌头如芋婆.附子如芋子.从劳相附而生.入脾肾.助元阳.逐寒湿.其性刚猛.为剽悍之将.同表药则发散.同补药则温补.乌头之性味相同附子.但附子长于治寒.乌头长于治风.附子可用于补药中.乌头则不能.故乌头燥散之性.较附子为过之....
...白附子与附子是不同科属的药品,其性味与功效亦不相同,不可相互混淆。《本朝纲目》云:“白附子乃阳明经药,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也。” 科属与形态 附子系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主产于四川。其外皮灰黑,内部白色。...
...动态 图片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
...又盛,水来侮土者,总不若理中汤加附子、苍术,茯苓为愈也。《医方论》白术附子汤白术二两 甘草一两 附子(炮)一枚每服五钱。 姜五片、枣一枚煎。此为治肾风之药,肾为水脏,得火则平,而浊阴退所矣。若肝风头眩,则当用养血之剂。误用此方,则风火相搏,...
...亦用。《集验》曰∶肿因积生,积去而肿再作,若再用利药,小肿愈闭,医多束手,盖中焦气不升降,为寒所隔,惟服附子,小便自通,吴绶曰∶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身虽大热,而脉沉者必用附子,厥冷腹痛,脉沉细,唇青囊缩者,急用之,有起死之功。近人不明...
...【功能主治】治消中。饮食倍常,肌肉瘦削,大便反坚,小便无度。【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米汤送下。【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三因》卷十:附子猪肚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1两,槟榔(不焙)1两,鳖甲(...
...热散结.故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 疮.是又三阳并用者.然五方独于肥气丸及加减痞气丸.用昆布.其余皆不用.是又因其滑能破积血也.广术即莪术.凡行气破血.消积散结.皆用之.属足厥阴肝经气分药.大破气中之血.气血不足者服之.为祸不浅.好古言孙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