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的养生方法-按摩篇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是中医养生中的按摩篇。 ● 按摩四总穴——解决大部分问题 操作:按摩膝眼下三寸的足三里穴、 窝中间的委中穴、手背虎口下一寸的合谷穴,还有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所压处的列缺穴,每个穴位按3分钟,以微感酸胀为度。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这四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09.html

薄敬华:调适精神 饮食有_【中医宝典】

...谈及自己养生保健的经验体会,他以两句话概括:调适精神,饮食有。 调适精神—— “气死金兀术,笑死程咬金” 调适精神,就是要保持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薄敬华说,刘兰芳评书里说道,“气死金兀术,笑死程咬金。”还有春秋典故里讲过,“伍子胥过韶关,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430.html

冬季养生滋补品——八宝鸡_健康生活_家庭养生_【中医宝典】

...元旦是新年首日,要精神抖擞地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当然得先好好酬劳自己的胃。这时,餐桌上又怎少得了鸡这个大主角呢。今天,Seven为我们带来了一道冬季养生滋补品——八宝鸡。别看这只鸡的外表平平无奇,里面可是藏了不少宝藏呢!揭开锅盖,一股...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853.html

名家养生(1)——老子_【中医宝典】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的意思。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儒、道、释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汇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88.html

夏季养生 切忌大悲大喜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立夏后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5月5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此时气温升高,天气转热,“暑易伤气”,“暑易入心”,要格外当心。传统中医认为,“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196.html

夏至养生_【中医宝典】

...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暑热和体质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至开始,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233.html

春夏泄泻 秋冬闭藏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体欲常少劳无过度,食去肥浓,酸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春夏泄泻,秋冬闭藏。” ——语出西晋·张华《博物志》 释文:这是一位号称青牛道士的汉代方士封君达留给皇甫隆的养生方法。皇甫隆按照此法养生,活了一百多岁依然耳聪目明,体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17.html

炎夏养生最宜清_【中医宝典】

...夏日气候燥热,以热者凉之,燥者清之的原则,清燥解热乃夏季养生之要道。 头脑宜清静。盛夏烈日高温蒸灼,令人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使头脑清静,神气平和是养生之首要。据古医经《养生篇》中记载,夏日宜“静养勿燥”,嗜欲、定心气——可居高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499.html

重拾失落的古代养生文化——读《马王堆古汉养生大讲堂》_【中医宝典】

...□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近日,读到《马王堆古汉养生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一书,作者将马王堆医书用于指导现代人养生,真可谓另辟蹊径。全书图文并茂,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不愧为中医养生文化的“通俗读物”。 提炼出养生理论的精、气、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436.html

芒种美食——粽子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芒种之后的端午节吃粽子,对人的养生有益。粽子多用糯米。糯米是一味温补的中药材,入脾、胃、肺经,可补中益气。粽子,在东汉就已出现。一直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中记载:“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248.html

共找到100,6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