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冠军 河南省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工作,在改善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抗病毒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西医认识非常明确,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
...合作协议,分8批派出33名专家赴非洲坦桑尼亚,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方和固定方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了上万例次的艾滋病患者,长期系统地观察了4个方剂,最终发现“中研Ⅱ号”的疗效最为理想。在1998~200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对确诊的44例(其中...
...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AIDS患者腹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肠道,常见的病原菌有细菌、原虫、病毒、真菌等,其中原虫(主要为隐孢子虫)感染者占整个艾滋病腹泻的40%左右,多为急性腹泻,表现为大量...
...病毒是不是能被它的抗体(抗—HIV)消灭呢? ■在感染者体内病毒和抗体有什么变化 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初期,病毒在人体内会很快复制,感染者外周血液中的病毒量首先出现一个高峰;在感染后4~8周,感染者的体内就会产生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而且水平很快...
...的艾滋病病毒身份得到暴露。然后,科学家们借助一种免疫毒素来“定向”攻击感染了病毒的T细胞。这种免疫毒素由艾滋病病毒抗体和细菌毒素混合而成,被科学家们比喻为“智能炸弹”,其中抗体为巡航系统,毒素则相当于弹药。 扎克博士等人在实验中培育出了一种...
...项已完成Ⅲ期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这一进展无疑令人欣喜。那么,艾滋病疫苗究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是触手可及还是遥遥无期? ▲重重障碍重重山 早在1981年,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被发现,从此艾滋病防治研究(药物和疫苗)日益受...
...于致病菌的人群均可使用疫苗。家庭成员、医护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可用利福平,米诺四环素之类抗生素进行预防。所有的儿童均应常规接种流感嗜血杆菌B型疫苗,以预防儿童期最常见的脑膜炎(见第251节)。慢性脑膜炎慢性脑膜炎是脑膜感染持续1个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孟庆义教授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一项有关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抗艾滋病药物会损伤心脏。 据科学时报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患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每次都需要服用3种或更多的抗艾滋病...
...出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病人,临床上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BC),此病介于慢性淋巴结病与出现罕见癌症和严重感染的艾滋病之间。目前认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和慢性淋巴结病均是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患者有持续性淋巴结病和一定程度的T细胞功能...
...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等的寄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功能不全时(如艾滋病患者、长期应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的患者),这些寄生虫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大增强,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因此,这类寄生虫又可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