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结肠炎。两名患者第一次灸治后出现腹痛肠鸣,未经特殊处理半小时后自行缓解,说明艾灸治疗安全可靠。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这只是一次初步的临床观察,但仍说明在治疗艾滋病腹泻方面,艾灸疗法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好。而且,很多穴位易于选用,基层...
...帕金森病(PD)是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种慢性变性脑病,是最常见的脑病之一。本文所简述的药物疗法分为5类:基因疗法,激动剂,拮抗剂和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和其它药物。 1.基因疗法 推During等报道,已证实表达人酪氨酸羟化酶(TH)的芳族...
...墨西哥科学家经过5年多的研究,终于发现了结核分支杆菌的一种叫做IDSA2的基因,它能使结核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科学家豪尔赫·冈萨雷斯介绍说,全世界有200多万结核病患者使用传统...
...所致的疾病。患者及家属如能及时就医,则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若延误病情,则可能构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专家们经过长期实验,观察,发现部分中药能对某些关键基因进行调控,首创了中医基因调控疗法。中药的配制,其妙无穷,哪怕极细小的变化,疗效就有很大...
...台湾研制抗SARS病毒疫苗取得新进展,台湾军方的一家医学院二十四日称已研发出两种可毒杀SARS病毒的次蛋白S2和S6,正在向“卫生署”申请人体实验中,未来两、三年内将可望大量生产。 该医学院当日上午发表这项研究报告。主持人陈小黎教授表示,...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4月26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快速、准确判断I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情况的电脑程序,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提高治疗艾滋病的水平。 公报说,HIV-1侵入受体细胞是通过病毒壳膜蛋白gp120和受体细胞...
...不懈努力,但在防治方面进展不大。80年代初,国外学者分别从艾滋病患者中分离出了淋巴结病相关病毒,即LAV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当时曾用HTLV-Ⅲ型/LAV代表艾滋病病毒,现已肯定两者是同一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决定统称为人类...
...日前,由四川大学遗传室张思仲教授和他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克隆了两条名为TCP11、ZNF230的人类基因。这一成果意味着人类在解决男性不育问题上有了新的进展。 从1993年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以来,张思仲就一直从事与男性不育相关的基因研究。...
...最终将使临床用药产生革命。现在,基因研究的进展比从前想象的要快得多。人类染色体组工程(human genome project)取得的进展使寻找银屑病致病基因的研究人员受益。例如,一支由来自密歇根和德国的研究者组成的国际小组利用染色体组基因...
...中期染色体时,发现1号染色体长臂1区的异染色质区有变异特征。继后,他发现在一些家族中,凡是具有这种形态特征的染色体都是Duffy血型者,从而将此血型的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伴随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分子遗传学的进展,基因定位的新方法不断出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