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性质、病邪浅深和病情虚实等依据。 【】 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性质、病邪浅深和病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92.html

膏药起源发展_膏药文化_【中医宝典】

...膏剂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清吴师机《理淪骈文》,对膏剂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论述,并创造出了白膏药、松香膏药等膏剂类型。近年来,随着透皮给药系统TDDS研究迅速发展,外用膏剂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 ...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43.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中医诊断疾病重要客观指标。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本,足少阴之脉挟本,足厥阴之脉络本,足太阴之脉连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46.htm

彝族医学发展3_【中医宝典】

...受到汉族及其他民族重视。《蜈蚣塞西莫、蚂蚁窝树上蚂蚁包、刘寄奴上虫、松树树上虫、蚯蚓、灶妈妈虫、竹中虫、蝌蚪。 分泌排泄物8种:鸡蛋包括腌鸡蛋、鸡蛋清、蜂蜜、燕窝泥、动物屎包括旱獭屎、黄鼠狼屎、各种虫屎、老虎屎中骨、虫面、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61.html

中药起源和中药学发展_【中医宝典】

...在我国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古代本草书籍所载,已逾3000种,经目前整理,则达8000种左右。这些宝贵资源开发有效利用,已有很悠久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物质基础。几千年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33.html

彝族医学发展1_民族中医彝医_【中医宝典】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历史和自然发展原因,彝族医药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94.html

中医应该是这样学2_【中医宝典】

...专研究脉以上中医及手诊是指中医脉及手诊现在对望诊也略知一二,有人问我是简单还是复杂:“极为简单”。中医并非以阴阳为根本,你可以看上中医基础理论一百遍左右,一字一句要用心去看也许你会有所获。中医是有生命需要你用生命灵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17.html

解禁坐堂医仅解开了束缚中医发展根绳索_中药营销_【中医宝典】

...认为自学中医者,往往更能成才,因为他们矢志业医,兴趣浓厚。个体开业中医也往往更能亲民、便民、利民。他们往往不计较上下班时间,不论寒暑昼夜,随叫随到,随到随。据说,当年王孟英清代名医就是如此,“远道有求诊者,先生每乘小艇夜行”,又“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569.html

中医_【中医宝典】

...淡白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64.html

华氏脉神奇诊断学_【中医宝典】

...提及中医脉,天下闻名,诊脉高手为百姓所称颂。古代中国只有中医,所以名医圣手比比皆是,而随着近代西洋医学涌入,以及医学教育体制影响,中医近几十年来逐渐下滑,这其中有中医自身问题 如中药剂型类别少,使用不方便;中医外科急救不发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4.html

共找到1,075,6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