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蹇,迟钝之意。指体卷缩、转动迟钝或强硬不能言语。多因痰阻心窍或热灼阴伤所致。多见于中风或乙脑及其后遗症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jian-1353.html

舌下络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舌下络底脉络。舌下络脉分别和脏腑相应,对瘀血的预报有独特意义。底和舌面腹背相应,在预报疾病上虽然各显神通,但也往往互相映照。据观察,舌下络的预兆信息早于舌面,更加显示了舌下络脉的预兆前景……舌下络包括底脉络的络形及络色,...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7.htm

颤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舌头颤动。多因“内风”引起。舌色淡红而蠕蠕颤动,见于血虚生风;若舌色紫红而颤动,多见于“热极生风”。此外,挺而颤动,可见于酒精中毒。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chan-1350.html

余言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肝炎。四象而外,俱无所异。其淡红饱满,充实于口内,中心裂开一条细纹,自尖贯根,两侧细纹满布而极规则。于舌边近根端斜向中近尖端,乍一望之,宛如树叶之络脉.舌苔薄白。据其四投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药,肝炎渐愈而象依然。余诘其舌裂...

http://qihuangzhishu.com/144/19.htm

夏季腹泻观择药_【中医宝典】

...“”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有“乃心之苗、胃之镜、脾之外候”的说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尖属心肺,中属脾胃,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这些相应部位的细微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关脏腑的内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976.html

蒙医闻_【中医宝典】

...蒙医学中的闻与中医学的不同,它专指听声音的变化来认识疾病,而把嗅气味诊病叫做嗅。 听的内容包括听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等声音变化。根据蒙医的理论,发声主要依赖赫依的活动,经过肺、气管、喉、、齿、唇、鼻等器官的作用而产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88.html

白斑症状_白斑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疣状、颗粒及糜烂型均有恶变倾向,应特别注意随观察。 【临床表现】 白斑多发生于背、腹或舌缘,白斑界限清楚,稍高于粘膜表面,颜色为乳白、灰白或微黄的白色。病损表面可粗糙不平或有颗粒增生,或呈疣状突起,或糜烂。也可在白斑中散布着一些发红...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SheJun268288.htm

保健3法_【中医宝典】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舌头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的各个部位都和腑脏各部位相对应。中医的就是通过观察体各部分的变化,以此诊断相应内脏的病变情况。因此,如能经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内脏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强身健体,延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74.html

少阴证强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纳呆,病情加重。同年11月内蒙××医院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转北京治疗,于1980年1月3日来。【初诊】强,干,难以转动已三年余。尤其晨起为甚,须温水饮漱之后,才能说话,舌苔干厚,刮之有声。纳差,畏寒,左上肢麻木,活动不灵,下肢沉重...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53.htm

对四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对症状的观察和描述细致人微。如望诊中“审神气的存亡,可知病的死生;察色的泽天,形态的常变,可别病的轻重浅深(中医诊断学讲义);对于面色的望诊,以及耳、鼻、口唇、牙齿和小儿指纹的望诊,是十分细致的,是其他医学所不及的。 几千年来,祖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8.html

共找到49,3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