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生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脾虚引动内风而致的病证。临床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为主证,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宜补脾祛风。选用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或归脾汤加羌活、...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080.htm

脾虚泻_《儿科萃精》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脾虚泄泻,多因脾不健运,故每逢食后作泻,腹满不渴,精神短少,面黄懒食,肌肉消瘦,古法主参苓白术散(方见脾疳)。〔真按〕小儿脾虚泄泻,最防转为慢惊,方用扁豆衣钱半,炒白术钱半,结猪苓钱半,炒泽泻钱半,吉林参须五分,云茯苓二钱,炒枳壳五分...

http://qihuangzhishu.com/718/267.htm

脾虚泄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所致之泄泻。《症因脉治·脾虚泄泻》:“脾虚泄泻之证,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时泻薄。”其脉多虚濡或沉缓。治以温运健脾为主,选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078.htm

小儿脾虚泄泻中医防治有良方_【中医宝典】

...泄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脾虚泄泻在小儿泄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往往病程长,易反复,迁延难愈,导致患儿体质渐差,易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免疫力低下及生长发育障碍等,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174.html

脾虚湿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湿困脾土。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症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079.htm

“欲哭无泪”可能脾虚_【中医宝典】

...36岁的吴女士得了一种怪病:开始是口干、眼干,遇到伤心事却“欲哭无泪”,眼睛干涩得没有一滴眼泪,后来关节也开始疼痛、肿胀……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诊断她得的是“干燥综合征”。 北京中医医院痹证科主任医师周乃玉认为,该患者脾虚津亏,应对她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164.html

新生儿吮乳无力及减少的诊断_如何鉴别新生儿吮乳无力及减少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鉴别诊断:轻者表现为吮乳减少或无力,哭声低微或少哭,软弱无力而少动,可有呕吐或腹泻。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体重不增,面色较苍白或皮肤花、黄疽等。重者体温不升或高热,不吃、不哭、不动,面色青灰或紫绀,黄疽迅速加重。皮下可见出血点,肝脾肿大,...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XinShengErShunRuWuLiJiJianShao341424.htm

脾虚_《广瘟疫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时疫较之风寒,本为难治,以风寒传变有次序,时疫传变无常经;风寒表邪,一发即散,时疫散而复集,且往往复之再三;风寒传里证,一攻即和,时疫攻而复合,有下至一、二十次者,此时疫之难治也。而脾虚者更为难治。盖时疫必得汗下而后解,脾虚者,表不能作汗...

http://qihuangzhishu.com/844/11.htm

眼外肌运动无力的检查_眼外肌运动无力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1.根据病人病史,是否有外伤等一些引起眼外肌运动无力的病因》 2.对患者都应当先做眼外部的一般检查。一般在患者面向自然光线下用望诊即可。继之再观察眼睑皮肤有无异常。 在进行眼 眼内部检查法 如:电检眼镜 ,直接焦点照明法等手段来进行检查,...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YanWaiJiYunDongWuLi337839.htm

日本发现精子无力症病因为缺少某种蛋白质_【中医宝典】

...新华社东京3月1日电(记者何德功)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木下专京等人通过老鼠实验发现,鼠体内缺少某种蛋白质,导致精子的“尾巴”断裂,是精子无力症的原因之一。 据共同社1日报道,这种蛋白质属于SEPTIN蛋白质系列,人和鼠体内的SEPTIN...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557.html

共找到29,0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