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情况,如阳证反见阴脉,阴证反见阳脉,因此把脉作为唯一诊断方法是非常片面,必须强调四合参,才能了解疾病全貌,作出正确诊断。 1.切脉部位:一般取寸口,即桡动脉腕后浅表部分。 2.切脉方法;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伸出手臂...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50.html

合参之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类型等与疾病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交谈,“诈病”者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切 切诊主要含、触诊两部分。 一、 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救危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患者时运用。若寸口微弱,但趺阳脉有力,示胃气尚存,有救治可能;若无,则胃气绝,难救。而太溪候肾气,先天之本,存则若树之有根,无则根断,难救。临床实践证明,危症三有生死相关诊断意义,是中医临证时决断生死,救治危症一大优势。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610.html

澄空简单说_【中医宝典】

...在中医诊病中只能算巧,下工之法。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既然很多人这么神秘切脉。我就简单说一说。 切脉是根据位、数、形、势来断病位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寸看心肺头,关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60.html

解释_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医通过切脉来诊断疾病方法 diagonsis by feeling the pulse 国语辞典 脈象診察方法。檢查者以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指端切觸被檢查者橈動脈寸口部位,探查經脈變化。...

http://hanwen360.com/c/363472.html

候入式歌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诀以命门与三焦为表里者.以肾为精之舍.三焦为精之府也.命门虽系一脏.外别无经.与肾俱属足少阴经.与足太阳膀胱相为表里.以此推之.三焦之气与命门通.而三焦之经不与命门合也.扁鹊之论为正.然则寸口之部位以何为正也.要精微论曰.尺内两旁则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7-1.html

要领之六字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分,气之降也。应日至,去日止。”由于,上下来去至止六字,将脉象千变万化概括无余,成为诊脉时简易而颇切实用方法。所以,后世医家称之为“六字诀”。《辨指南》称其为“中之神机”。《景岳全书》则称之为“家之纲领”。 上指寸,下指尺。在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2.html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古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4.html

学辑要》及《学辑要评》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诸余力,反对《难经》寸口法,以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平脉法、辨法两篇,为窜人伪作,对《脉经》承认其与《内经》仲景一致各篇,对于一、二、四、十共四篇认为是后人窜入,尤其反对“排部位,立名”。 廖氏提出古脉法各种方法,使学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4.html

总论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于诊法甚详.于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脉之法.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愈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也.夫为胃气之本源.其阴阳精要.即相为对待...

http://qihuangzhishu.com/726/30.htm

共找到895,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