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虚实证候。徐灵胎说:“虚实之要,莫逃于脉”。脉虚弱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脉实有力,是邪气亢盛的实证。 2、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脉诊对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气虚、虚劳,或...
...胎三月.但疾不散五月母.脉经曰.脉滑疾.重手按之微者.胎已三月也.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今改上句从脉经.以上论三月内有胎之兆.然未知男女之兆也.四月方可以别.故此以下乃分男女之诊.分作两类乃明.左疾为男右为女.流利相通速来去....
...诊小儿脉,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分寸关尺三部。此外,小儿临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脉气亦乱,故难于掌握,后世医家多以一指总候三部。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左手握小儿手,再用右手大拇指按小儿掌后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以上的...
...在中医诊病中只能算巧,下工之法。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既然很多人这么神秘切脉。我就简单说一说脉诊。 切脉是根据脉的位、数、形、势来断病的。 脉位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寸看心肺头,关看...
...。(足太阳经为目上网,故赤脉从上下者为太阳病。足阳明经为目下网,故赤脉从下上者为阳明病。足少阳经外行于锐 之后,故从外走内者为少阳病也。)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肤见所得,系之于后编为是书,名日《脉学辑要》。所以他的书是法古而又及于今的,除去对寸口脉不分三部以配脏腑,以及他提出的“已有此证当诊其脉、以察其阴阳表里虚实热寒而为之处措,安可以万变之证预隶之于脉乎”的观点以外,与后世脉法的区别不是很大的,...
...脉诊主要是按切脉搏,体察脉象变化。而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由宗气推动。宗气积于胸中,汇合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入的清气而成。血液循行于血管之中,...
...《诊家枢要》提出:“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 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
...旺脉分六腑者非也.阳明脉浮大而短.安得为胃脉形也.浮大而短.阳明燥金脉也.〔若诊他脉覆手看要自看时仰手认〕(诊脉皆须仰手看.覆手反诊用不应.)古人诊病必仰病患手而诊.医者覆其手.以三部九候菽重之法取之.惟反其诊者不然.盖南北二政之岁.三阴司...
...不应诊为病态。 6.在一般情况下,脉与症是一致的,即脉症相应。但也有脉症不相应,甚至相反的情况,此时应注意辨明脉症的真假,以决定取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