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象 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主病 短主不及,为气虚症。短居左寸,心神不定。短见右寸,肺虚头痛。短在左关,肝气有伤。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左尺见短,少腹必疼。右尺见短,真火不隆。【按】短之为象,两头沉下,而中间独浮也。在...
...色脉诊的提法始自《内经》,《内经》中色脉相提并论之处很多,《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记载。 《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说:”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
...肺的真脏脉大而空虚;肾的真脏脉是搏手若转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般的坚实;脾的真脏脉是软弱无力,快慢不匀(《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脏脉的出现对诊断某些慢性病的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由于中西医对脏腑的概念有所不同,临症分析时,不宜生搬硬套。 ...
...脉诊 (一)脉象的形成原理与脉诊的临床意义 脉象与心脏的活动密切相关。因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人血管,形成脉搏,而血液行于脉中,除心主血脉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由各脏腑协调配合才能正常。如肺朝百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
...,问症而忽脉者,得非仲景之罪人乎。陶节庵曰∶问病以知其外,察脉以知其内,全在治法二字,乃临症切脉之要诀也。余历来治目,无不详参脉证,以定治法。如陆某朱某,同一 肉壅肿,黑珠内泛,一则脉沉迟,知其阴虚不足,复感寒邪,故余用六物汤加炮姜,以养阴...
...症不合,此痧胀也”。刮痧稍醒,用沉香郁金散、荆芥汤加山棱、蓬术、枳实、紫朴、砂仁微冷饮之,三 剂而愈。 一忱云溪年老一子,七岁,发热五日,状类伤寒,昏迷沉重,服伤寒药,病势亦甚,将在临危。其婿吴彩云延余往视,诊其脉,形如雀啄,怪脉已现,不可...
...布局,小儿脉息至数等等,各持已见,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日:“凡诊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脉为主,而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足见小儿脉诊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年龄与至数 小儿的年龄与脉搏的至数有直接的关系,故持脉之道,必先明小儿年龄...
...娄某,男,30岁,市教育局干部。右足麻木酸痛40余日,不能久站,行走时猝痛,稍息痛止。局部皮肤苍白湿冷,足背趺阳脉若有若无。血流图提示:脉管炎。视其面色淡黄少华,舌红润少苔。询知口苦口臭,胃纳一般,大便干秘,三日一行。诊其脉,沉细而涩。审...
...1.诊妇人脉 (1)诊月经脉:妇人如无他病,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脉弱或细数者多见月经不利;妇人闭经,尺脉虚细涩者为精亏血少,迟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 (2)诊妊娠脉:已婚妇女月经停止,脉来滑数和缓者多为妊娠的表现...
...廷评张汝翰,胸膈作痞,饮食难化,服枳术丸,久而形体消瘦,发热口干,脉浮大而微,用补中益气加姜、桂,诸症悉退。惟见脾胃虚寒,遂用八味丸补命门火,不月而饮食进,三月而形体充。此症若不用前丸,多变腹胀喘促,腿足浮肿,小便淋沥等症,急用济生加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