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脉经论_《医学源流论》

...,而不知皆非也。盖病有相合者,有不相合者,兼有相反者。同一也,见于此为宜,见于彼为不宜;同一也,见某为宜,见某为不宜。一病可见数十,一可现数百,变动不拘。若泥定一说,则不合,又不合,反令人彷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82.html

消渴论_《三指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曰∶“二阳结(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谓之消。”同一结也,而气分、血分判焉(病在气分则渴,病在血分则不渴。消渴以渴为主而判气血,血分亦有渴者)。气分结者,病发于阳;血分结者,病发于阴。二相反,如同冰炭。其发于阳也,阳明被火煎熬,时引...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786-6-15.html

舌诊诊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方法、名、正常、病以及死认识,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诊诊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内容和重视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治脑病医案举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无异议,想到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取附子之毒,又有斩关夺门回阳之效,《中华医药大辞典》述到附子有复苏脑细胞功能,对神经细胞有兴奋作用。因而对中药治急症,不宜用西医诊断来影响用中药治疗,治证是可以助效。这位病人复苏后用补阳还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044.html

诊要领之区别阴阳逆顺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谈到诊脉要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见把握阴阳进退顺逆,早已成为诊脉重要法则。所谓“先别阴阳”,其中既包含着正气盛衰之势变化,叉包食着具体病变情况。 而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可以用前述诸法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3.html

凡例_《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用药之法,须寻实据之症固已。然有相应,根据用方,而为正治者;亦有象分明,脉象模糊,难于根据立方,而必随施治者。余于治法中立此两条,则,自有准绳,玄机之士,所当触类而旁通也。─每章中,详立外感内伤,诚恐学人混于施治。然亦有...

http://qihuangzhishu.com/646/6.htm

切诊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还需指出,小儿肾气未充,气止于中候,不论体素浮素沉,重按多不见,若重按乃见,便成人牢实同论。(八)顺逆1。顺逆顺逆是指相应不相应来判断疾病顺逆。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即相应,但也有时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2-4.html

可治病_《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脉.忌洪数阳脉是也.脉经不辨误.经脉阴阳.病易已.按男子阳.左脉大为.女子阴.右大为.春夏阳.浮大为.秋冬阴.沉细为.外感病.阳见阳脉为.阴见阳脉亦为.内伤病.阳见阳脉为.阴见阴脉亦为.四言诀.贵有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que5664/278-11-0.html

诊临千万不能丢_【中医宝典】

...症状均消失。我这件事深刻体会到,治病毒中医有办法,诊不敢丢,而且当后来我再次研读到《灵枢·刺热篇》时,发现该病症状心热、肝热相似,但又不全是,而且通过我切身体验,感觉到《刺热篇》整理凌乱和资料堆砌问题,所以我认为,在该篇基础之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8.html

辨方不能代替辨方证——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方剂所对应症状体征疾病表现出症状体征是否相对应进行治疗”,进而做到“十人一方”,笔者对此谈一些看法。 指症状,属疾病现象,是四诊收集临床资料,是“观其证”进行症状确认结果。笔者需要强调是,“观其证”“证”指症状。 证指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32.html

共找到979,1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