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名词。指脉搏至数增多,如数、疾等。《难经·十四难》:“至之,一呼再至曰平,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001.htm

《辨章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周氏医学丛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法、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平脉、仲景论百病之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平脉法原文加以校订。摒去旧注,重予详细注释,复加按语...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39.htm

《辨章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周氏医学丛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法、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平脉、仲景论百病之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平脉法原文加以校订。摒去旧注,重予详细注释,复加按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15.htm

《素女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即所谓“世医书”之一。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曰《素女诀》;又云《夫子诀》……”原书已佚,其具体内容,撰人撰年均无可考。...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3.htm

后世法时代的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脉经》以后,专著及专论数量是非常多的,对《脉经》做了大量的补充,使后世法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又对《诀》进行大量的批判工作,保卫了《脉经》,亦保卫发展了后世法。为了适应临床的需要,在方法上亦做了某些“调整”,如“部九候”肯定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9.html

诊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不见得系统亦远远不够完备,但它无疑是活在当代医务人员主要是临床医生的手上的,如果随时总结经验和不断有计划有目的的探索将是诊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中医学和医学临床学上讲,它的实际意义是很大的,它更为符合中医传统的发展形式和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3.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名词。指一种脉象。举按均有力。主实证。《脉经》:“实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校注图注诀》:“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135.htm

《濒湖脉学》在线阅读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考证」,以上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起,以便阅读。 「濒湖脉学」是作者研究「」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的精华,列举了二十多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适当的比喻来叙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82.html

的检查_虚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临床上,虚与浮兼见,主气虚或卫气不固;与涩兼见,主血虚;与迟脉兼见,主阳虚;与数兼见,主阴虚。在传统中,虚作为无力的代表,体现了细、濡、散、短、微、弱力不足的特点。...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XuMai340365.htm

总看法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浮中沉而自然得之也。故曰数者,腑也;迟者,脏也,以是别知脏腑之病。后世分析太甚,不知阴阳交错、脏腑同气故耳。全容易识,部通度,六脉俱全,浮沉迟数相等者,易识而病易愈也。歌云∶部俱浮肺脏风,恶风发热鼻流涕;部沉迟冷积成,皮肤枯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6-11.html

共找到276,2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