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之比值,有助于黄疸的类型和疾病的鉴别。 0.2。 (1)升高: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 (2)降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
...肝脏缺少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所致。这种黄疸危害性大,大多数患儿死于核黄疸(nuclearjaundice),或称胆红素脑病。因为未结合胆红素毒性比较大,高浓度的未结合胆红素有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另外未结合胆红素是脂溶性的,和脂质多的...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用凡登伯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故将这种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测定直接胆红素主要用于鉴别黄疸的类型。结合胆红素的升高,说明经肝细胞处理和处理后胆红素...
...δ-胆红素(δ-BIL),它是一种白蛋白和胆红素间非酶促反应形成的共价结合物。δ胆红素的反应性与结合胆红素相似,在血中含量极低。升高: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可导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肿、甚至死胎。 新生儿溶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 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⑴西药。①血浆或白蛋白。②肾上腺皮质激素。③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杀米,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④葡萄糖及硷性溶液。 ⑵中药。 ...
...计算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之比值,有助于鉴别黄疸的类型。 0.20左右。 <0.20,见于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黄疸;0.20~0.60,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混合性黄疸;>0.60,常见于阻塞性黄疸。...
...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由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组成总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与各种溶血疾病有关。原因是大量的红细胞破坏后,大量血红蛋白被转变成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不能将其全部转变成...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生。可分为未经肝处理的未结合的胆红素和经肝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的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膜。结合胆红素分子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膜,由尿中排出。由于正常人血中...
...肠道内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和吸收(1)导泻或灌肠:清除肠道内积食或积血,减少氨、含氮物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来源,是一重要的辅助治疗。如无上消化道出血,可口服50%硫酸镁40ml导泻。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合并肝性脑病时,口服20%甘露醇...
...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结合胆红素正常。血清总胆红素轻度增高,多在86μmol·L-1以下。其他肝功能试验及肝结构均正常。Coreseky等采用静脉胆红素负荷试验研究本病患者的胆红素清除,发现患者在胆红素负荷后初期的清除正常,然而后期的清除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