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带下_《济阴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一方四物加 香、桂。玉仙散 治赤白带下。干姜(焙黄) 白芍(炒) 香附(炒焦,各一两) 生甘草(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白酒调下。(干姜用一两。是大剂大法,后方止用四分之一,又相径庭矣,均宜法之)一只用白芍酒炒二两,干姜炮半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jiyingangmu/614-10-20.html

虚寒嗽_《金匮翼》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虚寒嗽者,其寒不从外入,乃上中二焦阳气不足而寒动于中也。或初虽起于火热,因过服寒凉消克,以致脾士受伤而肺益失养,脉微气少,饮食不入者,急宜温养脾肺为主也。加味理中汤人参 白术 干姜(生) 甘草(炙) 橘红 茯苓 半夏 细辛 五味(等分)上...

http://qihuangzhishu.com/669/230.htm

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补汤治少气口苦,身体无泽。柏子仁 防风 细辛 桂心 橘皮(各二两) 川芎 吴茱萸 人参(各三两) 甘草(一两)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目录 《备急千金要》补汤 《千金》补汤 《寿世保元》补汤...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buweitang.html

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博济》定散治翻胃吐逆。仁齐作温散,治久冷翻胃。附子(一个,去皮脐,生切,作四块。)上用生姜半斤,以水一碗,同煮附子,汁尽为度,取附子焙干为末,每服一钱,冷米饮下,空心服。许叔微本事。名附子散,治翻胃。 目录 《博济》定散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dingweisan.html

浅议“不和则卧不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原因不仅仅是中宿食。“中不和”概括了一切脾胃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一切病证,除了中宿食及胃气上逆外,还包括虚寒中实热、脾胃气虚、中阴虚、脾胃湿热、脾胃痰火等证,症见胃脘胀满或胀痛,嗳气时作,恶心呕吐,嘈杂吐酸,不欲饮食等。甚则还包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885.html

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温汤治胃气不平,时胀咳,不能食。附子 当归 浓朴 人参 橘皮 芍药 甘草(各一两) 干姜(五分) 川椒(三合)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汤治忧思聚结,脾肺气凝,阳不能正,大肠与胃气...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enweitang.html

大肠虚寒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大脉由于虚寒而传导失职的病理,多与脾肾虚寒有关。主要症状有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脉沉细等。多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achangxuhan-130.html

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是斋百一选》守散理小儿守散,治阴阳不和,吐泻不止,预防风证,常服调脾胃,进乳食。华宫使。续添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 山药 白扁豆(炒) 干葛 天南星(炮) 甘草(微炙) 藿香叶 防风 天麻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ouweisan.html

反胃的原因_反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而反出。”现代医学的多种胃病可出现反胃。本病起因多是饮食不当、饥饱失常,或忧愁思虑伤及脾胃;或嗜食生冷损及脾阳。脾胃既伤,病延旷日致中焦虚寒不能消化谷食。又脾运不旺,痰饮谷食阻...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FanWei342163.htm

_《证治准绳·幼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补脾益黄散主之。〔丹〕冬月吐蛔,多是虚寒而虫作吐,用钱氏白术散加丁香二粒。亦可用理中汤去甘草,加乌梅肉、川椒。...

http://qihuangzhishu.com/494/363.htm

共找到165,4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