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章: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 老子首章既提出“道”与“名”的涵义,但同时又相同于“因明”的法则,能建能破,自了一个道,自又推翻了道的名相。也如同正反合的“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的肯定与否定形态。如珠走盘,无有方所。所谓的“道”,乃“至道”的定名,都是为了表达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章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的一般人。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一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2.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评析

...,而是,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老子·道经·第一章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南怀瑾的著作_文学家_【文学360】

...长生不老定慧初修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禅观正脉研究如何修证佛法等5种。还包括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两种。 第三类是有关道家学术的著作,主要是老子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2种。 著述列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8.html

老子第二十五章: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自然的静,不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对了,又何必头上安头,作茧自缚呢? 老子之后,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出现了魏伯阳真人作的参同契这部名著,素来被称为是千古丹经的鼻祖,学道家神仙长生不老之术的,非要仔细研究这部书不可,但其中所阐述的修道原理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老子·德经·第三十九章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1.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_道家_【文学360】

...蝶恋花”的“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写些缠绵悱恻的妙文。难怪后来赵匡胤对的评语:李煜如果把作诗词的工夫拿来专心搞政治,也未必会为我所擒。这也确是赵匡胤的一句老实话。 至如韩信的开场与收场,基本上就犯了老子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5.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评析

...,把静看做起主要作用的方面。所以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是不彻底的,有形而上学因素。这种宇宙观和所代表的没落阶级的立场完全相适应。”(老子新译)这个批评,点中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不过,就本章而言,老子的观点又是可以肯定的。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评析

...因此,老子道德经里就不能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以奇用兵”之计,不是为昏君、暴君出谋划策,而是为弱者、为正义之师设想的。 再说第二层意思。老子“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共找到890,5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