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风险管理已成为各国药品监管的主要工作和发展方向,其最终目标是保障用药安全。” 11月29~30日,由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物警戒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药物警戒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广范围和较高层面...
...报告未被重视的主要原因在于观念错误。药品不良反映是合格药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它多表现为变态反映,如皮肤瘙痒、过敏性哮喘等,消化系统反应、精神系统反应,以及血液反应也时有发生。许多患者一旦有了不良反应就认为是医生给自己“吃错了药”,...
...患者提供所使用的药品名称、数量和价格情况。这是《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的消费者应当具有知情权的具体体现。由于传统上,我国医疗机构只向患者出具所用药品的总计金额,患者不知道自己所购买或所使用的药品具体数量和价格,容易导致某些医疗单位不合理用药...
...文山红柱兰已濒临灭绝。其他种类也仅在一些交通极不发达的偏远山区还保存有少量植株。 我国野生兜兰有18种,几乎全部流失到国外。20世纪80年代初,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流入日本后每株售价达数千美元,后来繁殖的植株在欧美市场上也卖100多美元。外商因...
...,我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低水平重复问题严重。个别企业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往往弄虚作假,突出表现在制售假药这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分析目前实践中披露的制售假药的案件,可以看出大案要案...
...重要业务。虽然医疗机构制剂存在品种少、剂型多、产量小、规模小、贮存短、周转快等特点,但究其性质,属药品生产范畴,因此我国对医疗机构制剂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我国自1985年起实行制剂许可证制度,对《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所要求的条件是医疗单位配制...
...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此类事件在车际国内药品贸易中均有发生。对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之时,更应提高警惕。(三)药品的其它概念1.新药 国内外对新药概念的表述不尽一致。(1)我国《新药审批办法》规定“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凡...
...、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专家指出,中医药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时向进入国提出专利申请,在真正意义上保护自身的国际市场利益。同时,中医药产品应打造驰名品牌,敢于和国际上的名牌较量。 中药保护须多措并举 □智文 当日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关于200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369392份。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284份。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受损,代谢紊乱而使抵抗力降低,造成感冒的自愈期被动后延。同时,容易造成患者嗜睡、精神不振、没有食欲等。 另外,购药时,一定要注意药品通用名是否一样,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会有不同商品名,不要重复购买、重复用药。此外,还要注意勤喝水、多吃水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