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在临床上此病也称绒毛状腺瘤,不同于息肉状腺瘤,其特点是腺瘤隆起于肠壁不十分突出。表面呈粗绒毛状。由于发生癌变的机会较多而被认为是癌前期的病变。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多见,而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乳头状腺瘤约90%。乳头状腺瘤...
...口服含100g(儿童1.75g.kg体重)葡萄糖的浓糖水后,分别在30、60、90和120min取血,测定各血清GH水平。正常人服用葡萄糖后血清GH最低应降至2μg/L以下,或在基础对照水平50%以下。垂体腺瘤性或异源性GH所致巨人症或肢端...
...30岁的李女士身体一直很好,但近3个月都没来月经,到一家医院的就诊,用“黄体酮”、“倍美力”等药物治疗后,月经来潮仍旧不规律,且月经量很少。前不久,她到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过脑部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是垂体腺瘤。经手术治疗后,月经正常了,各项...
...1、垂体性尿崩症可见于任何年龄,通常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较多见,男女之比约2:1。一般起病日期明确。大多数病人均有多饮、烦渴、多尿。夜尿显著,尿量比较固定,一般4l/d以上,最多不超过18l/d,但也有报道达40l/d者。尿经重小于...
...(一)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是垂体前叶腺细胞形成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10%~15%,临床有特殊表现:①功能性垂体腺瘤分泌过多的某种激素,表现为有关功能亢进,但晚期可由于肿瘤过大压迫血管,引起大面积坏死而转为功能低下;②压迫正常垂体组织使其激素...
...(一)水剂加压素 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血管加压素口服无效。水剂血管加压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续3~6小时。这种制剂常用于神智不清的继发于脑外伤或神经外科术后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疗。因其药效短,可识别神经垂体功能的恢复,防止...
...),原因可能为出血引起垂体柄受压,使到达腺垂体的PIF减少。病理检查证实,神经垂体受累常见,但出现尿崩症者少见,原因可能是后叶受累较轻,不足以使抗利尿激素严重减少。据文献报道,一过性尿崩症的发生率约为4%,永久性尿崩症的发生率约为2%。少数...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按照肿瘤细胞内定位的垂体激素种类,垂体腺瘤可分为以下几种:(一)生长激素腺瘤可分为颗粒密集型及颗粒疏松型两种。1.颗粒密集型临床上这类肿瘤伴有肢端肥大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胞浆中有生长激素阳性反应物质。电镜下,这类...
...安全,避免头部外伤的发生,可以减少诱发尿崩症的机会。 2.二级预防 及早发现尿崩症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实际工作中,中枢性尿崩症最多见,其中90%以上为特发性、手术或外伤后及颅内占位性病变或浸润性疾病,故对于脑部手术、脑外伤、脑肿瘤患者,应定期...
...TSH及ACTH后受累。垂体功能减退时机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遇有过劳、受寒、饥饿、吐泻、感染、手术或服用安眠药等应激情况,由于垂体激素储备差可诱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表现为:①低血糖昏迷。多于空腹或禁食后发生,可呈癫痫样发作,甚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