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壮医药现状发展前景(3)_【中医宝典】

...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等职。从事中医、壮医教学、临床医疗科研50多年,中医及壮医均有较高造诣,临床尤擅妇科杂症治疗。1985年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招收第一壮医史硕士研究生,为壮医培养了多名高层次人才,曾先后应聘到广州、安徽、武汉、太原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7.html

第二病因病机_【中医宝典】

...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毒"指各种毒物,如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毒箭等;"虚"指人体正气不足(主要指抵抗力下降及自身解毒功能较弱,也包括体内运化能力防卫能力相应减弱)。当正虚毒侵时,则"三道"、"两路"阻滞,影响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9.html

第二生理病理观--脏腑气血骨肉、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_【中医宝典】

...做出反应,以此来适应外界各种变化,实现"三气同步"生理平衡。火路阻滞甚至阻断,则人体降低或丧失外界信 息反应能力适应能力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壮医脾脏生理功能认识较晚。因长期弄不清楚其功能作用,好像是多余被遗忘器官,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22.html

治疗方法--独特丰富,简便易行(1)_【中医宝典】

...壮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且行之有效治疗方法,并积累丁大量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根据壮医基础理论指导而灵活组方选用。壮医治法内容丰富,分为外治法、内治法其他疗法。强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56.html

我国古代“脑”认识_【中医宝典】

...脑,或称“脑髓”,作为人身中的一个脏器,确有其十分重要地位。我国在两千年前就位置、形态作用有了一定认识。随着我国社会实践发展认识深化,在中华文化影响下,脑获得了许多不同名称。 脑,篆文作“”。《说文匕部》说:“”,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47.html

壮族医药起源(远古-先秦)_【中医宝典】

...第一 壮医药萌芽21 第二 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起源22 三节 花山崖壁画与早期壮族医药23 壮医早期医疗卫生活动及文献记载24 卫生保健意识萌芽25 壮医外治疗法起源25 药食同源26...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5.html

积聚_【中医宝典】

... 积聚 积聚是由于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以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为基本病机,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一类病证。 积聚是涉及腹腔脏器多种疾病,而在临床又比较常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11.html

诊断方法--重视目诊,多种诊法合参_【中医宝典】

...壮医在汉魏以后诊断方法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经验,且许多方法独具特色,现常用有:目诊、问诊、望诊、脉诊、腹诊、甲诊、指诊、耳诊。 一、目诊 壮语称眼睛为"勒答"。壮医眼睛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天地赋予人体窗口,是光明使者,是天地人三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24.html

壮药_【中医宝典】

...1983-1987年统计,仅壮族聚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草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壮医常用药达709种。 毒药解毒药广泛应用,是壮医重要诊疗特色突出贡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85.html

第二壮族民俗特色与壮医药关系_【中医宝典】

...彼此间在进行交际通婚过程中认同或区别。文身则壮医浅刺疗法形成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壮族先民服饰特点是服色尚青、衣葛 , 这也岭南地区气候环境卫生要求有关 , 青色、葛衣既能使人体凉爽 , 又可防避蚊虫 , 青色为蓝靛所染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2.html

共找到970,6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