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暑有阴阳之别。阴暑:由于天气炎热,纳凉广厦或扇风过长,为静而得之之阴暑也。其脉浮弦有力或浮紧,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痛而心烦,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逼,周身阳气不得升越。宜用辛温解表法去防风,加香薷、藿香治之。呕逆加茯苓、半夏;便泻加...

http://qihuangzhishu.com/147/128.htm

立秋润燥西芹枸杞百合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立秋,预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将至。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此时,自然界已开始阳退阴生,气候渐转寒冷,肺气旺,时令主气容易生燥。所以俗话说秋燥。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可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24.html

暑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暑有阴阳之别。阴暑:由于天气炎热,纳凉广厦或扇风过长,为静而得之之阴暑也。其脉浮弦有力或浮紧,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痛而心烦,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逼,周身阳气不得升越。宜用辛温解表法去防风,加香薷、藿香治之。呕逆加茯苓、半夏;便泻加...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57.htm

寒冬腊月防_【中医宝典】

...随着冬季的到来,摔伤、拉伤、扭伤的现象也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遇到下雪或雪后,患者更是明显增加。那么,如何免受这些意外的伤害,一旦受伤,又如何正确处置呢?记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急救部何忠杰主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397.html

中西医对对碰_【中医宝典】

...室外稍微动一下就易出汗,出汗多,则耗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若未能及时补水,严重者会出现突然昏倒等症状,俗称中暑。 中暑还有阳暑阴暑之分。阳暑就是通常讲的中暑;但当代人大多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里,另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17.html

三伏炎夏也要防寒湿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冰冻冷饮和水果;还有,有些人喜欢夜间彻夜在外乘凉、睡在冰凉的水泥地上。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容易于寒湿的机会。 炎夏之时感受寒湿所致疾病,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中医学一般有阴暑痹症等相应的病症名称。阴暑常表现为怕冷,不出汗,食欲差,...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91.html

立秋防燥养生早知道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 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喉、咽也是肺之门户...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52.html

立秋过后吃三瓜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阴虚火旺、脾胃虚寒及便溏泄泻者应慎食。 蔬菜中的君子——苦瓜 苦瓜,又称凉瓜,是夏季用来清暑去热的蔬菜。苦瓜以瓜肉、瓜瓤味苦而得名。苦瓜若与其他食物一起煮、炒,从不会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故有君子菜的美名。 苦瓜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21.html

暑证治_《幼幼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恶寒,身体拘急,四肢酸疼。此以暑月受寒,虽名阴暑,即伤寒也。治宜温散,五积散、清暑益气汤。不恶寒而发热者,人参白虎汤,热退后,用调元生脉散补之。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瓜果,凉茶冷水,以致寒凉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寒邪在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jicheng/630-8-21.html

多事之秋话养生_【中医宝典】

...□ 翁维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 秋季养生事多,用多事之秋这句成语来形容秋季养生非常恰当。 秋季多燥重养阴 立秋节气虽过,但夏日阳气尚未消退,秋日阴气也尚未透达,燥就成为秋季主气。防燥、防伤阴分就成为秋季养生的主要目的。 秋燥伤人的后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06.html

共找到472,3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