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痰饮咳嗽病脉并治第十二_《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并治第十二:(论一首 脉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44.html

表里两俱见歌_《伤寒百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便却清.知不在里而在表也.)大便坚 脉沉细.里当下分明谛.头汗出时微恶寒.手足兼冷却非是.(仲景云.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此为半在表半在里焉.)仲景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aizhengge/862-4-10.html

感冒余如何调治_【中医宝典】

...感冒余指感冒外邪已去大半,主已除,但其余邪、次均未消除,这时若不及时调治,可能会使余转化为坏。对于感冒余,应以病因辨证为宜,临随机用药,常可收到邪尽病除之效。 风寒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已除,但仍见畏风,鼻塞,流涕,咳嗽,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815.html

辨喉_《包氏喉家宝》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喉初起,一寒战而生者,发后身凉,口不碎,又无重舌,或二便俱利,不要认作热证,皆由阳虚寒冷而发也。其痰不可提尽,此痰即身内之精神所化,与牙关紧乳蛾HT 舌之痰,毒种一气。必流尽毒而愈者不同,若一流尽,则精神竭而必死。先以药吹之,或以水漱...

http://qihuangzhishu.com/215/4.htm

血分治_【中医宝典】

...血分 血分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阶段。血分其病变以心、肝、肾为主。临床表现除候较为重笃外,更以动血、伤阴为其特征。主要表现有发热夜甚,伴有神志表现,尚有出血、斑疹、舌质红绛、脉细数。 热入血分来源有二:一为由气分直入血分;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23.html

玉女煎_《临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便干燥。由是观之,此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也。滋肾阴,清胃火,余惯用玉女煎取效,然本案血精日久不愈,未必不留瘀也。思大黄除清解阳明外,复有导瘀止血之功,故易换石膏。川军10g 生地30g 丹皮15g 怀牛膝15g 知母10g 麦冬15g 甘草...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37-1.html

反思中医候本质研究_【中医宝典】

...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候名称与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候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编者按 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79.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为经和腑是六经辨证中某一经候的进一步分类。 【经 和腑是六经辨证中某一经候的进一步分类。经脉都内联脏腑,当病邪侵扰经脉之气而末聚结于腑时的症状,称为“经”;若结于腑的称为“腑”。临床上经,腑一般指三阳经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92.html

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_【中医宝典】

...辨证。 难点一:辨证规范化定义规范化 中医之,本为“嚣”,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各种教材和相关书籍论述中比较重视病、症、三者的区别。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3.html

冠心病血瘀机理探明_【中医宝典】

...杭州市中医医院硕士研究生吕中在对从细胞水平探讨冠心病血瘀形成相关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冠心病血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促凝活性增高,纤溶活性降低,处于血栓前状态。  吕中在研究中发现,冠心病血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促凝活性显著高于非血瘀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720.html

共找到763,6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