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医学正传》葶苈苦参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正传》:葶苈苦参散【处方】苦参1两,黄连1两,瓜蒂1两,黄柏1两,大黄1两,葶苈子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久黄。湿热内甚,小便赤涩,大便时秘,饮食少进,诸药不效。【...
...大黄(煨)、天冬(去心)、杏仁(去皮尖,另研)、百合、桑白皮(炒)、木通、甜葶苈(炒)。蜜丸,液白水送下。...
...目录 《麻科活人》葶苈桑白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麻科活人》:葶苈桑白皮散【处方】葶苈子(隔纸炒香,研)、汉防己、杏仁、贝母、萝卜子(姜汁炒,研)、家苏子(姜汁炒,研)、桑白皮(蜜炒)、枳壳、黄芩、白芥子(姜汁炒,研)。【...
...(隰草)泻肺停水葶苈(专入肺。兼入胃)。辛苦大寒。性急不减硝黄。大泻肺中水气。 急下行膀胱。故凡积聚症结。伏留热气。水肿痰壅。嗽喘经闭。便塞至极等症。(诸症皆就水气停肺而言。)无不当用此调。昔本草十剂篇云。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但大黄则...
...【本经】味辛寒。主癥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一名大室,一名大适。生平泽,及田野。味苦、辛,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破滞气而定喘,泻停水而宁嗽。《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治支饮,喘不得息。饮阻肺津下降之路,...
...味辛寒。主症瘕,积聚结气,水饮所结之疾。饮食寒热,破坚逐邪,亦皆水气之疾。通利水道。肺气降则水道自通。葶苈滑润而香,专泻肺气,肺为水源,故能泻肺,即能泻水。凡积聚寒热从水气来者,此药主之。大黄之泻从中焦始,葶苈之泻从上焦始。故《伤寒论》中...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𠀤端上聲。《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徐曰》若以弓爲度也。《廣韻》促也,不長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禮·月令》度有長短。 又長短術。《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
...大黄泄血闭而下热,葶苈泄气闭而逐水。凡水气坚留一处有碍肺降者,葶苈悉主之。惟泄肺甘遂味苦甘,所治在中与下,能利水谷之道,故治留饮宿食,葶苈味苦辛,所治在上与表,但利水道,故主结气饮食寒热。试以大陷胸汤丸证之,大黄荡实涤热,上中下咸到,性极...
...大泻气秘,通,行水辛苦大寒。属火性急,大能下气,行膀胱水。肿中水气 急者,非此不能除。破积聚症结,伏留热气,消肿除痰,止嗽定喘(水湿泛溢,为肿胀,为痰嗽,为喘满)通经利便。久服令人虚(《十剂》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大黄泄阴分血...
...葶苈酒方主治大腹水肿,利小便。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葶苈一升。 【制法】上味,用酒五升,浸三宿。 【主治】治大腹水肿,利小便。 【用法】每服半盏,日二服,小便利为度。 说明:《普济方》注“日二服”,治“水肿气满”,余同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