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皮肤和粘膜又薄又嫩,血管也很丰富,对外用药的吸收量较大,有时会引起严重反应,甚至发生全身中毒。如用硼酸软膏、可的松药膏以及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等,有时会出现上述情况。 还有民间的一些习俗,也值得注意。例如新生儿刚出生一两天,有人就给他喂...
...,很多皮肤病外用药中的激素成分往往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激素依赖性皮炎,也就是所说的“上瘾”症状。一旦停药,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很容易再次出现红肿、...
...发展中国家调查数据表明,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安全合理用药。据调查,我国家庭用药不安全率超过30%。全国十几万家社会药房是医疗保健体系中直接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环节,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表示,社会药房的从业人员,特别是...
...消化系念珠菌病应与食管炎、胃炎、肠炎等鉴别。念珠菌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应与结核性、细菌性以及其他真菌性感染鉴别。...
...(一)治疗 首先治疗原发病及去除诱发因素,如停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真菌治疗可参见“念珠菌病”。 应尽量除去与本病发生有关的诱因,如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须考虑...
...白色念珠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目前认为最可靠的是在玉米培养基上形成厚壁孢子,而最简单的方法是标本直接镜检。 口腔科医生常采取口腔粘膜的假膜、脱落上皮、痂壳等标本,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钾液数滴,覆以盖玻片,用微火加热以溶解角质,...
...由白念珠菌为主的念珠菌属所致的侵袭性感染。其表现为真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和/或肝,脾,肾,骨,皮肤及皮下组织或其他组织的灶变。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
...常需每日用药至患者症状消失和念珠菌培养阴性。如果未经过巩固治疗,30%的复发性VVC患者在3个月内复发。 口服用药: 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2~3 d。或50~100mg/d,共6个月。 氟康唑150 mg,3 d后重复1次共3次...
...一、直接镜检: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壁上乳白色薄膜,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处皮损表面鳞屑作为待检标本。将待检标本用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制片,镜下可见成群的卵园形孢子和假菌丝,如找到较多的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病,种类较多,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雪口或鹅口疮(Thrush),现重点介绍如下。病因病原为白色念珠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口腔、肠道、阴道和皮肤等处,平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