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又名山蓟、山精,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每年霜降至立冬采挖,除去茎叶和泥土,烘干或晒干即可入药。烘干者称为“烘术”;晒干者称为“生晒术”。 其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
...《茶饮保健》白术地黄茶原料:白术5g、生地3g、红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健脾益气,生血。用途:肠风痔漏、脱肛泻血;病久面色萎黄。来源:《普济方》。 目录 《茶饮保健》白术地黄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
...《茶饮保健》白术麻黄茶原料:白术5g、麻黄1g、花茶3g。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宣肺运脾。用途:风湿蕴于肌肤之急慢性肾炎水肿;咳喘。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白术麻黄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茶饮保健》白术泽茶原料:白术5g、泽泻3g、花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运脾除湿。用途:小便不利;水饮内停阻遏清阳上升、浊阴趁热上逆而致头目眩晕。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白术泽茶 ▼ 相关...
...目录 《鸡峰》白术茯苓汤 《兰室秘藏》白术茯苓汤 《医统》白术茯苓汤 《外台》白术茯苓汤 《医方考》白术茯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鸡峰》卷十八:白术茯苓汤【别名】白术汤【处方】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制法】上为粗末。【...
...目录 《医方集解》茯苓白术汤 《易简方》茯苓白术汤 《三因》茯苓白术汤 《圣济总录》茯苓白术汤 《直指》茯苓白术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茯苓白术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方集解》:茯苓白术汤【处方】茯苓、白术各等分。【功能主治】...
...《茶饮保健》白术安胎茶原料:白术5g、白芍3g、黄芩2g、乌龙茶3g、红糖10g。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调和肝脾,清热安胎。用途:肝脾不和、胎元不安之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
...《本草纲目》白术「释名」亦名山蓟、杨、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气味」甘、温、无毒。「主治」1、胸膈烦闷。用白术研细,每取一茶匙,白水送下。2、五饮(一、留饮,水在胸部;二、癖饮,水在两胁下;三、痰饮,水在胃中;四、溢饮,水在五脏间...
...目录 《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外台秘要》白术附子汤 《永类钤方》白术附子汤 《医学发明》白术附子汤 《删补名医方论》白术附子汤 《医方论》白术附子汤 《伤寒杂病论》白术附子汤 《医宗金鉴》白术附子汤 《医宗金鉴》白术附子汤 ▼ 相关方剂...
...《冯氏锦囊秘录》白术调元散治胃虚不进饮食,或兼吐泻。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白扁豆(炒) 莲肉(去心) 山药(炒,各一钱五分) 桔梗(八分) 薏苡仁(八分) 砂仁(七分)为末,每服一钱,或五六分,枣汤或姜汤下。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