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证_《温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疟疾二三,或七八后,忽然昼夜发热、烦渴不恶寒、舌生苔刺、心腹痞满、饮食不进,下证渐具,此温着,疟疾隐也,以法治之。温昼夜纯热、心腹痞满、饮食不进、下后脉静身凉,或间日、或每日、时恶寒而后发热如期者,此温解,疟邪未尽也,以疟法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826-5-25.html

温毒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见《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又名温斑、时疫斑、时气癍。指毒弥漫营卫、三焦,气血燔灼而引发的肢体斑。《重订广温热论》:温毒斑,不因失汗、失下,初起脉浮沉俱盛,壮热烦躁,起卧不安;外或头面红肿,咽喉红肿,吐脓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98.htm

斑战汗合论_《温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邪留于气分,解以战汗;留于血分,解以发斑。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故阳主速而阴主迟,所以从战汗者,可使顿解;从斑者,当图渐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826-4-21.html

华佗辟酒(毒)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华佗辟酒主治南方山瘴岚毒侵入人体,合家同病。 以有一定季节性或传染性为特点,早在《内经》就有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的记载。毒可随而生,亦可随其它邪气产生,随而生者谓之毒。 毒伤人,临床表现以起病急、传变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308.html

登革热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登革热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监测。 (二)预后 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本病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约为3/10万。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主要...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DengGeRe269779.htm

杨栗山与《伤寒温条辨》_【中医宝典】

...为之一开。至伤寒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由血分而出气分,不禁抚卷流连,豁然大悟。杨栗山认为:论杂气伏郁血分,为温病所从出之源,变证之总。千古疑案,两言决矣。由此他将伤寒与温病进行了因证脉治的详细分析,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41.html

毒痢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又叫。本病或因患者体质素虚,或因毒疠过盛,致毒深滞肠胃,易入营血,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名。临床表现有发病急骤,病情较剧,突然高热,寒战,烦渴,腹痛急剧,痢下脓血稠粘,次数频多,恶心呕吐,或兼斑疹。儿童因体质娇嫩...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021.htm

登革热的发病机理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有如下看法。 (一)免疫机理 halstead等认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的人,临床上表现为典型登革热,不发生出血和;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病毒时,病毒在血液中与原有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55.html

兼证_《温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疟疾二三,或七八后,忽然昼夜发热、烦渴不恶寒、舌生苔刺、心腹痞满、饮食不进,下证渐具,此温着,疟疾隐也,以法治之。温昼夜纯热、心腹痞满、饮食不进、下后脉静身凉,或间日、或每日、时恶寒而后发热如期者,此温解,疟邪未尽也,以疟法治...

http://qihuangzhishu.com/826/78.htm

冬日进行时_【中医宝典】

...摩擦纠结。 ◆不少人冬季常戴帽子,虽然帽子的保暖作用不小,但常戴帽子的人,头发根部却往往显得油腻扁塌,头屑也比其他季节都多。 病因 很多人都认为北京的风很大,其实上海冬季的平均风速要大于北京。由于江南地区室内没暖气,不少人在室内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7045.html

共找到345,4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