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象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也。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及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主病 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散者,怔忡不卧。散在左关,当有溢饮。...
...,此即寸口脉先兆的理论基础。(二)三部诊法在《内经》的《灵枢·禁服篇》“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及《素问·三部九候》的基础上,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其中,人迎(相当于颈动脉部位),趺阳(相当于足背动脉)二者皆候...
...时疫解惑论》,所用方剂,亦推重石膏。但石膏虽为治热疫要药,究亦不专恃石膏。民国壬申岁,故都烂喉丹痧(倭名猩红热,北平亦呼疫疹)流行,夭横无算。其重症坏症,人所不治者,经(松如)全活者颇多。其所用药,轻者日用数两,重者多至八九斤,均不专重石膏。...
...夫恶寒之候,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尤详着伤寒恶寒例中,可审治之。一妇人,但恶寒别无他证,六脉平静,遂用...
...炙大枣(10枚)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1.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2.虚劳肺症。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
...得心应手之妙矣。(荆防败毒散)方见风瘟(普济消毒饮)黄芩酒炒黄连酒炒陈皮桔梗板蓝根升麻柴胡薄荷连翘去心 牛蒡子炒研僵蚕炒马勃甘草生元参引用灯心水煎服。(方歌)普济消毒清时瘟,芩连陈桔板蓝根,升柴薄荷翘牛蒡,僵蚕马勃草元参。(二圣救苦丹)大黄四两...
...体象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 ,三候皆然。实为邪盛有余之象,既大而且兼长,既长大而且有力,既长大有力而且浮中沉三候皆然,则诸阳之象,莫不毕备。主病 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实者,舌强气壅,口疮咽痛。实在左关,肝火胁痛。左尺得实,便秘腹疼...
...图 十六络穴图 经络说 十二经诗 十六络诗 十二经气血流注诗(旧本) 十二经气血多少诗 四诊易知 望色说 望色诗 辨舌说 辨舌诗 闻声诗 其二(僧自性着) 问证说 问证诗 切脉说 《内经》分发脏腑 王叔和分发脏腑 李濒湖分发脏腑 张景岳分发...
...经络说 十二经诗 十六络诗 十二经气血流注诗(旧本) 十二经气血多少诗 四诊易知 望色说 望色诗 辨舌说 辨舌诗 闻声诗 其二(僧自性着) 问证说 问证诗 切脉说 《内经》分发脏腑 王叔和分发脏腑 李濒湖分发脏腑 张景岳分发脏腑 寸关尺分诊...
...啄,皆鬼邪为病也。又脉来绵绵,不知度数,颜色不变,此其候也。春甫按∶《良方》治妇人鬼交,多用僻邪之药,此非所以治本也。既云气血、脏腑、元神俱虚,则神不守舍,故有梦交,实非邪魅有所干也。则如男子之梦遗,其机一也。凡妇人患此证者甚多,但不肯直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