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藁茇、鬼卿、地新、微茎。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太阳头痛、巅顶痛、头面身体皮肤风湿,亦治痈疽,排脓内塞。小儿疥癣,可用藁本煎汤洗,并搓洗换下来的衣服。头悄多,可用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间干擦头发,清晨梳去,头屑自除...
...释名 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 茹。 气味 (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 痈疽肿痛。用闾 茹一两,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送下。 疥疮。用闾 茹研为末,加轻粉、香油调匀敷涂。 伤寒咽痛(毒气上攻发肿)。用指甲大小的闾 茹一块,放口中嚼汁咽下...
...释名 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 咸、微温、有毒。 主治 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目中翳障。有蛴螬...
...释名 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 咸、微温、有毒。 主治 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目中翳障。有蛴螬...
...百会疽或问∶百会穴生疽何如?曰∶此名玉顶发,初如麦米,顿增痛楚,寒热大作,由虚阳浮泛,宜以盐汤下八味丸,引火归源,甚则黑锡丹。或元气素浓,六阳经受风邪,风火相扇,脏腑热毒上攻而然者,宜黄连消毒饮兼玉枢丹、胜金丹,更以附子切片,置涌泉穴灸五...
...耳发或问∶耳叶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十日刺出黄白脓者生,刺之无脓,时出鲜血,饮食不下,神昏狂躁者死。小儿耳窍旁生者,相传指月而生,恐未必然,大抵...
...肩疽《灵枢》云∶发于肩及 ,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逆 之。 《鬼遗》云∶疔疽发两肩,恶血留结内外,荣卫不通,发成疔疽。五日肿大,令人口噤寒战,十二日可刺。不治,二十日死。〔陈〕 干疽肿发,起两肩...
...脐上疽或问∶脐上寸许,发疽何如?曰∶此名冲疽,又名中发疽,一名雍肾疮。由心火炽盛,流入肾经所致。肿高脓稠,色赤可治,宜流气饮、活命饮、胜金丹、夺命丹选用。若平塌黑色,膨胀恶心,脓水清稀,内肾疼痛,渴甚泻利无度,谵语直视者死。溃久不敛者死。...
...腰疽或问∶十四椎旁,腰肾之间,发疽何如?曰∶此名连肾发,即下搭也。由房劳太过,致伤肾水,令人口干,寒热大作,百节俱痛,急服胜金丹、黄 内托散、活命饮加羌活、黄治之,稍缓溃烂透膜者死。若见咳嗽呕哕,腰间似折,不能俯仰,饮食不纳者死。溃而脓水...
...仁宗,锡赉洊加,改梁府良医正。 许敬,字孟寅,景芳之子。承家学,并因其父任职太医院,故得广与名士交游,医、文并进,医理益精,擅喉科,亦长于口齿的治疗,时人有“江南治口齿者,许为之最”的说法。宣德间(公元1426年),英宗患“喉风”,敬献“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