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起肿_《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澄曰∶初起肿者,乃痈疽恶毒,始发壅肿,七日之内,未成脓者,目曰肿,施治之早,仅可内消十之六七,纵不能全消,亦可移深居浅,转重就轻。但不可骤用寒凉敷药,冰凝肌肉,更勿轻投苦寒丸剂,凝滞气血,遏郁毒瓦斯,便难消散。若已八九朝,内脓已成,治...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77.htm

《医学源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补药可通融 轻药愈病 腹内痈 围药 卷下·书论(附∶) 《难经》 《伤寒论》 《金匮》 《脉经》 《千金方》《外台》 《活人书》 《太素脉》 妇科 附∶种痘说 幼 祝由科 兽医 卷下·古今...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index.html

溃疡之水_《纲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疥、天泡疮等证,所以为流行病之一类。世俗之人,望而却步,诚非无因,是为疮水毒之滋蔓者。此外如游风湿注,湿 湿癣,旋耳疮、燕窝疮、阴 疮、肾囊风、坐板疮诸证,?脓毒已泄,余肿未消,亦必化水外溢,而后肿势渐退,则其水不粘,或作淡黄色,或竟清沏...

http://qihuangzhishu.com/805/11.htm

《证治准绳·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医”“幼”“女”“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准绳》。 作者:王肯堂 朝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yangyi/index.html

浮沉之脉_《纲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亦非表证矣。若谓浮脉属阳,而沉脉属阴,亦只可以其常。若阴盛于内,阳格于外,则脉且浮大,而重按无根,岂得概谓之阳证。又热结于里,气道不通,则脉亦沉着而凝涩不流,岂得概以为阴证。至谓浮主腑病,沉主脏病,则宋金以前本无是说,而自明季以来,编入四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gangyao/805-5-2.html

顽木不痛_《纲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痈疽为患,痛者其常,不痛者其偶。如皮肤之病,暑热之,间有不痛者,则本非大证,无害其不作痛也。若夫肿势猖狂,非不坚巨,而反觉顽木不仁,不痛不痒,则苟非大毒,可以劫制神经,使失知觉,何以致此。所以顽肿木肿之证,其为害必较之大痛者倍而有余。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gangyao/805-4-6.html

长短之脉_《纲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位,短者寸尺皆不及本位,是以关部无所谓长短之象。昔人每谓关不诊短,以寸关尺三部,本是一线贯注,不能离异,故有寸不至关为阳绝,尺不至关为阴绝之说。然则关部即不当有短脉,亦必不能以长脉矣。又阳气上盛之病,脉长于寸,即短于尺;相火下盛之病,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gangyao/805-5-6.html

调治心法略义_《心得集》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之根源,皮肉结之枝叶也。向使内无郁热蕴蓄于中,外无湿热侵袭于内,则肌肉流畅,气血和平,痈何从生,疽何从作乎?凡治痈肿,先辨虚实阴阳。经曰∶诸痛为实,诸痒为虚,诸痈为阳,诸疽为阴。又当辨其是疖、是痈、是疽、是发、是疔等证,然后施治,庶不致于...

http://qihuangzhishu.com/731/8.htm

痒_《纲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外发痒,其最普通者,皮肤病为独多,如疥癣、游风、湿注、湿 、黄水疮、血风疮等。其最着者,而溯其原因,则不外乎风燥与湿热二者而已。风性善行。袭入肌肤,则走窜四注,故恒遍体痒搔,淫淫然如虫虱之游行于肌表。惟风胜则燥,虽搔破血溢,而随破随收?...

http://qihuangzhishu.com/805/6.htm

橘叶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心得集》橘叶汤 《心得集·方汇》橘叶汤 《奇效良方》橘叶汤 《伤寒微旨》橘叶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心得集》卷中:橘叶汤【处方】橘叶 蒲公英 象贝母 夏枯草 青皮 当归 赤芍 花粉 香附 黄芩【功能主治】治...

http://zhongyaofangji.com/j/juyetang_15223.html

共找到103,7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