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外治法_【中医宝典】

...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和周围组织所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颈部、头面部、背部等处。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内郁化火、外感风邪、蕴阻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笔者用下列方法治疗,收效良好,介绍如下: 1.取甘草6克,将上药置于热水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576.html

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小儿、青年多见。《外科理例》谓:“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青水,后自破脓出。”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突起根浅,肿势局限,掀红疼痛...

http://qihuangzhishu.com/80/21.htm

、耳疮偏方_【中医宝典】

...耳、耳疮偏方 药方1 [药物] 新鲜野菊叶30克。 [制法] 上药加水煎成浓汁澄清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冲洗外耳道,每日3-4次7-10天为1疗程。主治风热邪毒型耳。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药方2 [药物]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117.html

_《急救广生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诸 孔内凸出弩肉者,取乌梅肉捣烂,量孔大小,摊贴即消,神效。(《陶氏本草》)热 五月五日午时,取独部大蒜切片,贴眉心,入夏不发。(《方钞》)一切热 芙蓉叶 菊花叶 同煎水频洗。或捣烂敷之,甚效。(《种福堂方》)热热疔 用白矾为细末...

http://zhongyibaodian.com/jijiuguangshengji/663-12-10.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夏季发生化脓性疖肿。见《外科启玄》卷七。亦名暑疡、暑令疡毒小。“夏日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令人发热作胀而痛,别无七恶之证。”治宜清热解毒之法。方选清暑香薷饮,内加黄芩、黄连、大黄之类。证治可参见、外痈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743.htm

蝼蛄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种,多发生于小儿头部,患处初为小,其根坚硬,外形如蟮(指蚯蚓)之拱头,故俗称“蟮拱头”。这种疖肿常为多发性,头皮下脓腔相连,破后像蝼蛄串穴,故名“蝼蛄”。多由心火热毒或胎毒内发所致。...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582.htm

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圣惠》治小儿软乳香膏方乳香 黄蜡(各半两) 腻粉 密陀僧(细研) 松脂(各一分) 油(一两)上件药先取油煎蜡,松脂、乳香烊后下粉密陀僧,调和成膏。看大小,摊膏于故帛上贴之。《圣惠》治小儿软赤肿疼痛不可忍方。天灵盖(一枚,涂酥炙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37-6.html

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鼻即鼻内或鼻外因肺经壅热而出现小疖肿。 【鼻】 鼻内或鼻外因肺经壅热而出现小疖肿,局部发热红肿疼痛,疖肿成熟后顶口出现脓头。同时,可出现唇颊部红肿和全身不适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67.html

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是一种常见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富有毛囊和皮脂腺头、面、颈、背和臀部等处,不发生在手掌和足底,因该处无毛囊结构。初起时,患处出现一个疼痛小结节,质硬,皮肤发红,有压痛。如继续发展,组织坏死,红肿区扩大,形成脓肿,中间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tingyixuebaike_yiliaokangfu/1047-13-6.html

治小儿头上热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回生集》治小儿头上热方用 鱼尾粘贴。即不疼而愈。奇效屡验。 目录 《回生集》治小儿头上热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回生集》治小儿头上热方 用 鱼尾粘贴。即不疼而愈。奇效屡验。 引用:《回生集》治小儿头上热方 下载:《回生集...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hixiaoertoushangrejiefang.html

共找到847,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