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部份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论4、金匮5、针灸大成6、伤寒杂病论7、千金要方翼方近代优良中医书籍1、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四川唐容川字宗海着);2、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江苏淮阴曹颖甫着);3、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着)...
...中医学的博大,不仅见诸于特色理论和临床的卓著疗效,而且也以其寥远先识的医学发现和原创性的医学发明,展示其辉煌成就,近百年有关医学的考古发现,极为富赡地再现了它的历史积慧,同时也促进了中医文献学的创立。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丰硕的...
...皮肤病。 一、在中医古籍中早有相关记载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山楂、柠檬及适量的坚果,补充身体必须的营养及维生素甲、乙、丙等,是预防痤疮的重要环节。 ...
...考察和辨析,核心是原始资料,目的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其次,通过语义澄清、脉络分析、前后文意的贯通和时代背景的考察等,“客观忠实地”了解中医存废相关论述的意思;最后,从中医存废思想发展的结果来推断它可能的意蕴,跳出文本本身,从“历史意识...
...山海经作者:佚名《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连建伟也就促进中医发展做了专题发言。 他认为,中国应继续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重点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同时,他还指出,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很多中国古籍版本的医学书籍流失严重,不少国外研究机构和公司...
...肝硬化之蜘蛛痣,古代已有记载,惟不作是名耳。临床所见,有当中一点而红丝缕缕向四旁散开,状如蜘蛛者;亦有红色大如拇指,红丝散布其间者,故古籍记载亦有两种描写。巢氏《诸病源候论·酒疸候》云:“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因大醉...
...张重庆,1946年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69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2001年晋升为中医主任医师,现任云南省文山州中医院专家组组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载,深研中医古籍和中医理论,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努力继承和发扬...
...一、古籍的发掘、整理 1986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在南宁召开全区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普查整理工作会议,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区少数民族医药人员进行普查登记,对民族医药的验方、单方、秘方及历史文物进行搜集整理。此后组织专业人员,对数...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最近在绍兴旅游期间,曾参观鲁迅纪念馆,发现馆里有为鲁迅父亲治病的名医饮膳正要》等,为中医古籍保存做出了努力。他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足见其人格之伟岸。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