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考》大补黄汤黄 (炙) 人参 肉苁蓉 山茱萸(去核) 白术(炒) 当归 肉桂(略炒) 五味子(炒)甘草(炙) 川芎 防风(各一钱) 茯苓(一钱五分) 熟地黄(二钱)气血俱虚,自汗者,此方主之。人参、黄 、白术、茯苓、甘草、防风、肉桂...
...郁金30g 莲子心30g 瓜蒌子(蜜炙)30g 金礞石(煅)30g 诃子肉30g 甘草60g 苏合香30g 安息香30g 麝香15g 冰片7.5g 朱砂30g 琥珀30g 牛黄15g【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甘、苦。【炮制】以上...
...黄柏是芸香科落叶乔木植物黄檗和黄皮树的树皮,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与主治有一定的差别。 黄柏生用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足膝肿痛以及热淋等证。 黄柏酒炙具有清泄上焦之热的作用,用于治疗口舌生疮、头面部疮痈肿毒、耳目...
...甘草味甘平,无毒,入脾经。禀土中冲和之阳气以生,故《别录》称之为九土之精。 九土精英色正黄,药中甘草入诸方。 部分上下俱无犯,性适寒温两不妨。 梢止阴茎频作痛,节医痈肿苦为殃。 呕家酒客均当忌,炙则微温生便凉。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
...《备急千金要方》五物甘草生摩膏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 甘草 防风(各一两) 白术 桔梗(各二十铢) 雷丸(二两半)上五味 咀,以不中水猪肪一斤煎为膏,以煎药,微火上煎,消息视稠浊,膏成,去滓,取如弹丸...
...,仓粳米五十粒,葱白一握,甘草三寸,炙豉两合,以水一升,煮取半升,顿服之。小儿量大小服。枝叶与皮功用皆同。治痢无问赤白。韩明道名月卿传。玄胡索不以多少,新瓦上炒过,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只一服取效。治痢疾甚者数服止。赵彦信方。人参 ...
...炙即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也称“合炒”。 【炙】 即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也称“合炒”。酒炙:多用黄酒,个别用白酒。有二种方法,一是先将药材与酒拌匀,再加热炒至微黄;二是先将药材炒至微黄,再将酒喷入...
...甘草。笔者认为,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绝不可能是病皆可用。 甘草的功用 甘草,别名蜜甘、美草、蜜草、蕗草、灵通。味甘平,入心、肺、脾胃诸经,在现代中药学中属于补气药的范围,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其生者偏于清热,炙...
...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至今医界多有“甘草调和诸药”、“甘草和百药”的说法。故而不少人多习惯在中药处方中加入甘草。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绝不可能是病皆可用。 甘草的功用 甘草,别名蜜甘、美草、蜜草、蕗草、灵通。味甘平,入心、肺、...
...伤寒论》:误下而脾虚。甘草附子汤《伤寒论》:营血受伤。芍药甘草汤《伤寒论》:四肢拘挛疼痛。茯苓甘草汤《伤寒论》:胃阳不足,水停中焦证。 【各家论述】1.李杲: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