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如何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学说产生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通过人体反复观察、验证总结出来。其认识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体结构大体了解。早在《灵枢-经水》里就有关于人体解剖记载:“夫八尺之士皮内在此外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7.html

经络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发现以及经络学说形成临床实践、针灸感传效应、腧穴治疗功效归纳、病理现象观察、临床诊疗规律总结古代解剖生理知识启发、古典哲学思想指导以及气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3.html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出现了如周学海这样诊断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全面总结学理论深入研究做出贡献医家及其《学四种》等较高水平著作。舌是望诊重要内容在此期也不断得到发展。1920年曹炳章(赤电)撰有《彩图辨舌指南》本书有论有图有治法有医案...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0.htm

手诊能代替吗?_【中医宝典】

...所以,手诊看完病治疗率很低…… 2、手诊看慢性病效果不错,但是一些临床上急性病,如:感冒.疼痛、呕吐腹泻、伤湿:等急症,手纹手色还没有来得急形成病已经发作了,所以诊断起来比较困难,这就不如,只要身体上有了不适马上就会在上显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1.html

后世法存在问题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自《脉经》起形成后世寸口法诊脉方法而形成后世法。《脉经》以后都足宗法《脉经》后人所做只不过是一些《脉经》修修补补在批判伪撰《诀》中保卫《脉经》普及法等工作而已。 1、缺乏重大、突破性质进展 自《脉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8.html

小儿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分寸关尺三部。此外小儿临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亦乱故难于掌握后世医家多以一指总候三部。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左手握小儿手再用右手大拇指按小儿掌后高骨分三部以定息数。四岁以上...

http://qihuangzhishu.com/92/29.htm

心得一二_【中医宝典】

...一、总纲是阴阳 “善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问曰: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当归四逆汤证。结果我给出却是四逆散方加味。众皆不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73.html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十八世纪以前就积累了相当丰富用药知识但此前还缺少系统总结。十八世纪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写过《认药学水晶鉴》把801种蒙药分为珍宝类、草药类等八大类分述其产地、形态、性味、功能、药用部分、炮制等内容。约与此同时另一医家罗布桑苏勒...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7.html

起源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历代法和今后研究发展亦都具有很大意义。 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就是说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时代亦就是“医经”-派。但所谓扁鹊法是否就是后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8.html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所撰《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专著全书共10卷、98篇、约10万字。王氏结合临床实践首次中医学理论进行系统全面论述奠定了学基础。《脉经》学术成就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脉经》以前古典医籍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7.html

共找到1,156,0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