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立消胶囊(天强制药)_脾胃病症中成药_【中医宝典】

...炎立消胶囊清热解毒,消炎,用于属于热证的细菌性痢疾、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肠胃炎、急性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 通用名称:炎立消胶囊 汉语拼音:yanlixiao jiaonang 剂型:胶囊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chengyao/a7346.html

寒热与表里的关系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寒证、热证与表里相互联系。可形成多种证候,除上述表寒里热、表热里寒外,尚有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里热证。兹分述如下:(一)表寒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征候分析】寒邪...

http://qihuangzhishu.com/92/44.htm

八纲证候关系之证候转化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是由邪正力量的对比所决定,其关键又在机体阳气的盛衰。 (一)表里出入: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相争表证不解,可以内传而变成里证,称为表证入里;某些里证,其病邪可以从里透达向外,称为里邪出表。掌握病势的表里出入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31.html

脉证合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指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脉证一致为顺,相反为逆。例如阳热证见浮数脉,虚弱证见细弱脉,属于顺证。若阳热证见沉细脉,虚弱证见洪大脉,为脉证相逆,说明表里正邪错综复杂,病情较重,属于逆证。在这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56.htm

阳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疾病出现的阳盛证候。见《此事难知·辨阴阳二证》。凡表证、热证、实证多属阳证。常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烦躁口渴,面赤潮红,口唇燥裂,声高息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臭秽,小便短赤,舌红坚敛,苔黄垢糙、脉浮、数、洪、大、滑等。八纲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97.htm

暑热证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暑热证指暑天一般热证。 【暑热证】 广义指暑天一般热证。狭义指小儿夏季热(古称“疰夏”)。婴幼儿每逢夏季长时期发热,或暮热早凉,或暮热早凉,伴有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等症状。发病原因,多与婴幼儿时期,阴气未充,阳气未盛,不能耐受炎热气候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02.html

寒无犯寒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无犯寒是如果没有热证,在寒冷的冬天就不要随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发生变证。 【寒无犯寒】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热证,在寒冷的冬天就不要随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发生变证。但如果是里有实热结滞,须用寒凉的攻下药,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52.html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用苦寒药治热证,但热反而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所以应该滋补肾阴。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苦寒药治热证,但热反而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52.html

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②烦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③躁动。《素问·刺热篇》:“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④脉躁,指脉搏急疾。《素问·奇病论》:“人迎躁盛,喘息气逆。”⑤为热证表现之一。《卫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50.htm

共找到3,3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