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兰室秘藏》麻黄桂枝升麻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兰室秘藏》:麻黄桂枝升麻汤【处方】木香1分,生姜1分,桂枝2分,半夏2分,陈皮2分,草豆蔻仁2分,厚朴2分,黑附子2分,黄柏2分,炙甘草3分,升麻3分,白术3分,茯苓3分,泽泻...
...口苦,口干,思饮。诊其腹,腹满不痛,右胁下拒压。切其脉,沉弦滑。超声波提示胆囊炎。脉症相参,此肝脾不和,中有积滞也。治当调肝导滞:寒热并行。拟大柴胡汤:柴胡12g 黄芩10g 半夏12g 枳实10g 白芍15g 大黄10g 生姜10g 三剂二...
...虚小,胆热外泄则脉浮,汗出津伤则脉涩,中气虚寒,则重按虚小。方名炙甘草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酸枣仁汤白头翁汤薯蓣丸生姜泻心汤证状心动悸胸痞气短不得眠而虚烦下利后重, 渴而饮水虚劳, 里急, 自汗, 烦热, 腹痛, 食减, 遗精白带, 气短形廋等....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龙牡复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龙牡复脉汤【处方】吉林参3克 陈阿胶4.5克 鸡子黄1枚(包煎)生龟版 生牡蛎各24克 化龙骨6克 生鳖甲12克 真玳瑁4.5克 生白芍9克 麦冬9克 大...
...不温,胃纳呆钝,口渴欲饮,二便如常。舌淡红润,脉沉细略数。综观此病,既非太阳中风证。亦非太阳少阴两感证,有似太阳病汗漏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汤证。其实亦非。乃汗多伤阴,阴损及阳之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也。拟:白芍10g 附子10g 炙草10g一剂症减,...
...小儿腹中有热,而又外冒雨露而发,为湿热证。初起发热头痛,多烦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古法主柴苓汤(如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白术、猪苓、泽泻、茯苓、上青桂、炙甘草,引用生姜、大枣),水煎热服。〔真按〕小儿内有伏热,外感湿邪,如肌表热无汗,...
...保元化毒汤)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当归南山查穿山甲炒白芷木香僵蚕研炒川芎引加煨姜水煎服。必胜汤归宗汤艳红紫黯不起胀,板硬平塌不绽松,证见阳热一切证,急服必胜或归宗。[注]痘当起胀之时,若色艳红紫,黯而不起胀,板硬平塌,而不绽松,更见阳热烦躁,便闭...
...目录 《直指》保安炙甘草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直指》:保安炙甘草方【处方】粉草(以山泉溪涧长流水1小碗,徐蘸,慢火炙,水尽为度)。【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活血消毒。主痈疽漏疮。【用法用量】用醇酒3碗,煎2碗,空心随意温服。...
...目录 《不知医必要》加味当归补血汤 《医门八法》加味当归补血汤 《医略六书》加味当归补血汤 《证治宝鉴》加味当归补血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不知医必要》卷四:加味当归补血汤【处方】炙耆1两,党参(去芦,米炒)4钱,当归3钱,干姜...
...相火升炎,血枯木燥,经络梗涩也。宜炙甘草汤,参、甘、大枣,补中培土,胶、地、麻仁,滋经润燥,姜、桂,行其瘀涩,麦冬清其燥热也。【74】炙甘草汤 七十一甘草炙,四两 生姜切,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去皮,三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去心,半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