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大小便失禁。《素问·着至教论》:“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颠疾,下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1/650.htm

目疮疡_《证治准绳·》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方变出祸患,生于睥内,必碍珠涩痛以生障翳。生于气轮者,则有珠痛泪流之苦,子后午前阳分气升之时尤重,午后入阴分则略清宁。久而失治,违戒反触者,有变之患。【水疳证】忽然一珠生于睥 气轮之间者多,若在风轮,目必破损,有虚实大小二证。实者小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zabing/571-17-34.html

1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吕东升 河南新乡市吕东升国医馆 《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血汗者,或有,或无病;出而色红染衣,亦谓之红。”笔者近日见到一例出红患者。 杨雍,男,15岁。新乡市二中初三班学生。2010年6月5日初诊。 感冒半天。头痛身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91.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桂林古本《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序 张机序 桂林左德序 《伤寒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index.html

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病原妇人,亦血分也。妇人,岂异男子之脏腑经络乎?然不止妊娠产后另立病名,而亦分篇者,正缘妇人血分之迥不同于男子凡几,故必出此篇之论法。其他,同于男子者尚多,则可赅于前诸篇之中,不必赘及矣。何也?妇人妊娠,其血在胞养胎...

http://qihuangzhishu.com/472/540.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论》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方法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3. 对后世的影响 从整部《伤寒论》来看,实际上已概括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吐、下、和、清、温、补、消(利)等八种治疗方法。该书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伤寒_【中医宝典】

...论卷第一 平脉法(上)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盛。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4.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昼重夜轻之证。又名肥积。《病证治准绳》:“不论(眼之)何部分生,但日间胀痛流水,其色黄赤,遇夜则稍可,非若他长流也,治当补正气,清金火。”其治宜益气清热之剂,方用人参漏芦散加减。...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151.htm

_【本草纲目】

...卢 【释名】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 【气味】根、苗)咸、寒、无毒。 【主治】: 腹内蛔虫:用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服。 小儿疳肚胀,或常泻痢,冷热不调。用卢一两,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肝一两或盐少许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 ...

http://wenxue360.com/bencaogangmu/archives/259.html

_《审视瑶函》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大 兮真火毒.时流血水胀而疼.初起未损终须损.肾要盈兮心要清.此症大 之间生一.时流血而色紫晕.在心部.火之实毒.故要补肾以泻心也.宜服∶燥湿汤川黄连(炒一钱) 苍术(泔水制) 白术(土炒) 陈皮(各八分) 白茯苓 半夏 枳壳 栀...

http://qihuangzhishu.com/662/70.htm

共找到1,172,7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