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以外者,以寒邪内伏,至春初阳气当升,邪阻其道,二气相争,荣卫不通,遂见恶寒,待里气奋达于表,始见发热。故发热、恶寒,一时并见者,即已发热之谓也。是新感风寒,病起于表,故曰发于阳;无热恶寒,久乃发热者,即未发热之证也,是伏邪内动,病起于里...
...国语辞典 天險,多指地勢險峻。 晉書.卷一一二.苻生載記:「據天阻之固,策三秦之銳。」 文選.曹植.朔風詩:「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国语辞典 依恃屏障。 文選.張衡.東京賦:「秦負阻於二關,卒開項而受沛。」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亮毗佐危國,負阻不賓。」...
...指热邪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甚则呼汲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患。...
...国语辞典 道路阻隔而遙遠。 晉.張載.擬四愁詩四首之四:「我所思兮在營州,欲往從之路阻修。」 唐.白居易.想東遊五十韻:「雲雨多分散,關山苦阻修。」...
...国语辞典 險惡而多障礙的形勢。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傳:「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国语辞典 阻隔而艱險的地方。 列子.楊朱:「及其游也,雖山川阻險,塗逕修遠,無不必之。」 漢書.卷六.武帝紀:「夏,發巴蜀治南夷道,又發卒萬人治雁門阻險。」...
...心力衰竭者,给强心剂;呼吸困难者吸氧,发热者给予退热处理。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近1/4病例贴敷1次即见效。 治腮腺炎 将伤湿止痛膏敷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为止。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辅助内服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治婴儿...
...出不凉又为湿温发热的特点。寒热似疟,邪在少阳则为伏暑初起的热型征兆。此外,日哺潮热为阳明腑实的标志,身热夜甚为热劫营阴的先露,夜热早凉,是余邪留伏阴分之外兆,而持续低热,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又为真阴不足、邪少虚多之候。上面所论述的发热特点...
...国语辞典 推辭、推托。 明.高明.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今夜中秋,月色可愛,我請你玩賞一番,你沒事,推阻做什麼?」 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此人是備同宗,備往說之,必無推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