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凡教授等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下,于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寻找并发现国人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引流的3条主要途径和规律,同时发现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染色率高达66%。在此基础上,他们于20世纪...
...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率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率仅1%。 (4)残胃:胃良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胃手术后尤其在...
...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难经·五十六难·论五脏积病》又说:“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臀,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这种从脐上到心下的上腹部包块,很象现今的胃癌。治法和方药方面,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还专门载有“治伏梁方”...
...中医中药对晚期胃癌治疗的研究,寻找、控索有效的抗癌中草药及方剂,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一定成绩。 (一)扶正与抗癌 鉴于晚期胃癌患者大多为正虚邪实,故肛用扶正与抗癌相结合,以提高机体抗癌能力,提高疗效。如上海瑞金医院胃癌研究小组以扶正...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上的恶性肿瘤中估计占第二位。我国胃癌年死亡率为16/10万,居各类肿瘤之首。近20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胃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自1983年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
...人们对胃癌与胃炎间关系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医生们早就发现在胃癌手术及尸检的胃标本中大多数都有炎症,而且在胃癌发生前病人常发现无胃酸。所以,大多数医生及病理学家都认为胃癌与胃炎有关。 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确与胃癌有...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造成胃溃疡的细菌是引发几乎所有胃癌病例的元凶,因此避免和预防胃癌变得可行。 报道说,因为杀灭造成胃溃疡的细菌可以阻止或推迟胃癌的发生,所以用抗生素对付胃溃疡可以预防癌症。既然对这种引起胃溃疡细菌的检查相对简单,...
...自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已证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但Hp与胃癌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未明确。本文对73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采取经内镜活检组织的Hp培养及Giemsa染色确立Hp感染,同期检测血清抗Hp抗体水平,...
...最近有研究资料表明,经常吃夜宵者胃癌的发病率增加。 日本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其医学专家对胃癌的研究也最多,尤其是饮食与胃癌的关系研究更为深入。日本医学专家对30—40年龄组的人进行了多年的饮食状况研究发现,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
...数据进行了比较,在排除吸烟对肺癌发病率的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与不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相比,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的肺癌的几率较低。每周至少服用3次阿司匹林,坚持6个月以上,肺癌的发病危险可降低三成。阿司匹林对降低非小细胞性肺癌发病效果更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