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老中医带徒有四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这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其中“一手好字”被列为第一条,这确实是中医的一个优良传统。大凡名医都很重视处方书写的工整,追求书法上的功夫。清代名医何鸿舫(...
...向名医学习是学习中医的绝佳路径。”颜正华17岁师从江苏省名医杨博良,杨氏为清末“孟河学派”著名国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名震江、浙、皖数省,门庭若市,求诊者日逾百人。颜正华师从杨博良3年,白天随师侍诊,晚上就住在杨老师家,整理病例、背诵医经、练...
...;疑难危症,大剂重药;注重扶阳,擅用附子。主持完成市、区级科研课题5项,获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参编中医、中西医结合专著5部。 名医:顾文忠的更多内容... 名医名方 前列清汤...
...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名医:...
...,教学时文医兼授,弟子中日后有多人以医为业。1885年,他治愈邑中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应诊几无虚日。然而,1911年前,仍以训蒙、教书为职业。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
...徐丽洲(1892~1962年),上海川沙县人。父祖九世业医,家藏医书颇丰,自幼耳濡目染,有志于岐黄之术,少年随父徐雨田习医,后又从师南汇名医陈雪生继续深造。悬壶沪上,专攻幼科。曾任中国医学院幼科临床导师,又常在“广益善堂”等慈善机构义务...
...。现任上海市第三届食疗研究会理事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国际健康医疗中心专家委员,《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主编,载入《上海当代名医列传》、《中国当代医界精英辞典》、《中国名医列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病教研室主任等。柏连松教授,早年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上海中医外科名医夏少农教授,跟随夏师临诊,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他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夏氏外科的中医特色,在从事中医外科、肛肠科的40多年中,他长期...
...张 磊:生于1929年。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内科杂病。 名医:张磊的更多内容... 闲人张磊谈养生...
...指感邪即发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王士雄注。与伏气温病相对而言。详见温病有关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