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_【中医宝典】

...三、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精气神、藏象、经络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主要由精气神、藏象、经络理论构成。 精气神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整体认识 所谓,就人体而言,指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形的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5.html

邪非皆从正来——与曹东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2011年5月30日曹东义在《中国中医药报》刊登邪从正来,攻为复正一文以下简称曹文提出,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而来。比如‘六淫邪’,是从‘六气’转化而来。笔者认为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02.html

中和_【中医宝典】

...少阳之上,火气治见厥阴……等,是从标本中气而论。另《素问·五常政大》:根于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这是由表里内外而言。可见《内经》内涵时、空、现象,寓意很深。 宋儒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47.html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_《丹医秘授古脉法》_诊治书籍_【岐黄术】

...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htm

五行源于对生的认识_【中医宝典】

...、五指说五种元素说等。但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能很好地解释阴阳与五行的源渊,以及五行土载四行土为万物土旺于四时的原理。笔者拟从古人对生命来源的认识过程,探讨五行观念形成的轨迹。 图腾崇拜由大母神独立神 向对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772.html

重卦六十四卦天干地支、任督脉取名,归藏、连山、周易命名_《中医钥》_中医书籍_【岐黄术】

...饮食与气候、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身体作生理的各种调节适应,以天干、地支电流,对全身构成十二经络、十五别络、奇经八脉气归五脏六腑的经络循环易经商归藏因之而,而十二经络六阴六阳随着出生后的每个时辰、日、月、节气、四季、年、十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0.htm

中国医生基本就等于_【中医宝典】

...循证而已。在这个意义说,中国医生基本还处在传统医学的层次,也可说基本就等于。循证医学的精髓,简言之,一切医疗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current best evidence之上当然同时也强调医者的经验和患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54.html

脉律失常心律失常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诊治书籍_【岐黄术】

...的凶兆,尤其为心气欲竭危象,预后往往不良。王叔和《脉经》亦曰:脉来五动而一止者,五脏无气,却后五日而死卷四·诊脉动止投数?数死期年月第六这种脉又称屋漏脉,为胃气将竭的真脏死脉,上述皆表明房室传导阻滞是心律失常的严重征兆。...

http://qihuangzhishu.com/128/227.htm

关注中医的阳光和空气——孔子学说和中医的关系_【中医宝典】

...必要。 孔、老、志于道 《素问》首篇《上古天真》云:其知道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故合于道。作为医家经典,伤寒论》等医学经典的确找不到如何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于中医 《论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028.html

沦陷区的中医生存和斗争 百年中医沉浮录16_【中医宝典】

...汉医人数达2万5千多人,比西医三倍有多,卫生官员承认汉医药与吾国民保健紧要更不待言。伪满民生部保健司提出了实施西洋医学、汉法医学二体制的政策,成立了满洲中央汉医会,还计划创立汉医学院,吸收中医参加医疗机关等。 伪华北临时政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877.html

共找到917,7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