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珍珠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一名《珍珠囊》。金·张元素撰。成书于12世纪左右。原书已佚。今仅存辑入《济生拔萃》一书的节录本。首载113种药物的阴阳、寒热、归经、性能、主治、及宜忌。次记君、臣、佐、使、通经等项。再述主要病候所用药以及药物的气味、炮炙等。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07.htm

古老珍珠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一名《珍珠囊》。金·张元素撰。成书于12世纪左右。原书已佚。今仅存辑入《济生拔萃》一书的节录本。首载113种药物的阴阳、寒热、归经、性能、主治、及宜忌。次记君、臣、佐、使、通经等项。再述主要病候所用药以及药物的气味、炮炙等。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20.htm

内伤辨(新纂)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无升浊无降矣。故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然非谓绝不行不通也,但比之平则谓之不行不通耳。上不行下不通则郁矣,郁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胃居上焦下脘两者之间,故胃气热,热则上炎,故熏胸中而为内热也。内伤始病热中,末传寒中,阴盛生寒中,多因调治差误,...

http://qihuangzhishu.com/346/977.htm

三阳名义_《读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加之六气,因即以其名加之身,此不过借以分析气与处各有所属,俾得根据类以言其病耳!言者,讨论之谓也。其不可以气之名、处之名,即指为病之实也,不昭昭乎?不但此也,以人身前、后、两侧之表里,分三阳者,是固常说,熟于人中者也;又有以人身之形层...

http://qihuangzhishu.com/683/11.htm

三阳在头,在手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阳在头,是指足阳明经在头颈部的迎动脉;在手,是指手太阴经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 【三阳在头,在手】 三阳在头,是指足阳明经在头颈部的迎动脉;在手,是指手太阴经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以阳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84.html

两虚(气两伤)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不足”,较重者称为气两虚。临床上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见于热病后期,肝肾...

http://qihuangzhishu.com/109/831.htm

内伤头痛巧辨证_《名师垂教》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发病原因与肝、脾、肾脏关系密切。因于肝者,或情志不和,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空而头痛;或木火伤,肝失濡养,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头痛。因于脾者,多系劳伤过度,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失血之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039/33.htm

内伤_《续名医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高鼓峰治吴餐霞室妊娠,患胸腹 胀,不思饮食,口渴下痢。医以消导寒凉与之,病转甚,而胎不安。高曰∶此得于饮食后,服凉水所致耳。(脉必沉而迟濡。)投以大剂理中汤,数剂乃全愈。一妇人患内伤证,孕已八月,身体壮热口渴,舌苔焦黑,医以寒凉治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xumingyileian/345-28-22.html

内伤衄血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此内伤衄血之症也。随火上升,错经妄越,则内伤衄血之症作矣。【内伤衄血之脉】左尺脉浮,肝肾阴虚;左寸沉数,心火妄动;右寸脉洪,肺家火旺;右关脉数,脾胃积热。【内伤衄血之治】肾阴不足,左...

http://qihuangzhishu.com/646/108.htm

古老又“最新鲜”的针灸学_【中医宝典】

...□ 杜梦玄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针灸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黄帝内经》的产生,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而这是一门最古老的医疗理论体系,是中国特有的宝贵遗产。那么又为什么说针灸学最终为整个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855.html

共找到390,5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