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胡××,年四十二岁,于孟秋得泄泻兼灼热病。 【病因】 其兄因痢病故,铺中之事及为其兄殡葬之事,皆其一人经理,哀痛之余,又兼心力俱瘁,遂致大便泄泻周身发热。 【证候】 一日夜泻十四五次,将泻时先腹疼,泻后疼益甚,移时始...
...无花果(图) 橡实(图) 翼首草(图) 中药主治:泄泻痢疾 本草纲目主治:泄泻痢疾 木香 中药主治:泄泻痢疾穿心莲 ...
...泄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脾虚泄泻在小儿泄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往往病程长,易反复,迁延难愈,导致患儿体质渐差,易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免疫力低下及生长发育障碍等,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
...中医治疗 1、脾虚泄泻 治法:温运健脾,渗湿止泻。 方剂: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分水神丹加味等。 2、小儿脾虚泻 治法:健脾温中止泻。 方剂:七味白术散加扁豆、炮姜。 3、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 治法:中药浴足 配方:...
...泄泻之证有五,脾、胃、大肠、小肠、大瘕是也。然溯其源,大概脾病湿渍所致,约其治,无乃健脾渗湿为先。若夫痰火病,此则属脾肾两虚,何也?盖肾衰不能摄,脾弱不能运,脾气虚,则阑门之气亦虚,是以不能泌别清浊,致水液渣滓,混入大肠。故或溏而或泄也。...
...按之不舒,反欲矢气得缓,且大便泄而不爽,挟带粘液,这些都是实象。尤其是舌苔垢腻而黄滑,更表明腹中定有湿热、积滞。《医门棒喝)所谓摲?????。又泄泻脉滑,亦属实象,朱丹溪曾谓,“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安”。由于患者表现了这些实证特点,...
...目录 《医学碎金录》泄泻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碎金录》:泄泻丸【处方】苍白术各60克 赤白苓各120克 煨草果60克 神曲150克 甘草90克 川朴180克 广皮180克 木瓜90克 桔梗45克 苏叶210克 半夏135克 ...
...小儿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夏秋季节较多,且往往引起流行。本病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便次不多,便溏如糊状,或如蛋花,身热不甚或不发热,无呕吐,能进食,精神尚好。重者则便次较频,一天内可达...
...□ 毛伟松 浙江省青田县人民医院 资生健脾丸载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参苓白术散去大枣,加藿香、橘红、黄连、泽泻、芡实、山楂、麦芽、白豆蔻。笔者用资生健脾丸加减治疗婴幼儿泄泻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案一:患者王某,7个月女孩,2008年6...
...小承气汤 治下利谵语者,有燥屎故也(方见伤寒门)。夫泄泻却用大黄者,乃通因通用也。非大实热,勿轻用之。冷热泄泻治法《博济》香姜散治久患脾泄泻。生姜(四两) 黄连(一两)上皆锉如豆大,一处慢火炒令姜焦赤,去姜,碾黄连为细末。每服二钱,空腹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