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
...胶囊 通心络胶囊是应用络病理论与通络药物研发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代表药物,体现了应用络病理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大学术进展。“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经国内著名中西医专家鉴定认为:“在国内首先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理...
...后停药65例,减量44例。在181例患者中,经治疗后临时控制36例(19.89%),显效40例(22.1%),有效79例43.65%,无效26例(14.36%),总有效率85.64%,其中显效以上占41.99%。 附:谗超简介 陈超,国家级...
...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发的出师证书。尤擅长中医内科急诊、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曾与著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顾景琰、何熹延等共事就教。能博采众长,继承中医传统理论之要旨,悉心钻研现代医学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之处。 认为...
...处方在辨药,因《校注神农本草经》。此外解经之作,随成随弃,录其存者,得百余首,厘为四卷,名曰《研经言》。质之通人,以为他日自镜之资。余不敏,凡所论述,不敢故为高深,独标新异。惟务切近平实,求当乎古人之书之义理而已。记不云乎,致知在格物,书亦...
...办法既发扬了中医带徒的优良传统,又保证了教学质量,为中医师承教育改革开创了先河。1982年退休后,他仍被上海市政府委任为市卫生局顾问,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保健会诊专家,继续为上海中医药事业贡献才智。五勤治学的内科大家他重视临床实践,治学崇尚“五勤...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郁发,阴阳离决,导致严重感染,或心跳、血压下降而死亡。其中,肾、心、膀胱的自发病症为少阴以主体性病症,肾、心、膀胱影响其他脏腑或其他脏腑影响肾、心、膀胱的病症为少阴经整体性病症,二者有本质与非本质的区别。 总而言之,中医藏象理论的学术地位...
...未几出所着《研经言》,属余为序。夫先秦古书,存于今寡矣。幸而仅存,又多诘屈奥衍,鲁鱼亥豕,非好学深思不能读,而医书为尤甚。盖近古多闻缀学之士,未必通医家言,医家者流,往往不识字,不读书,而以医为市,即有一二名家,或究心方剂,而昧于微言,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