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同登革热,临床上可分为单纯的登革出血热及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 1.登革出血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常于病程的第2~5病日出现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肝大,皮肤瘀点或瘀斑,束臂试验阳性,...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传染病是...
...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俗称“打谷黄”、“稻瘟病”。老鼠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又可分为钩体血症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等5种类型。肺出血、心肌炎、与肝、肾功能衰竭为常见的死因。 为有效控制和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等鼠传播疾病,要...
...1986)。1989年日本学者Seno等在抗体分子上标记了胶体铁,将胶体铁引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Seno,et al. 1989)。杨守京等在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标记物的纯化等方面做了改进,成功地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的检测(杨守京,等,...
...(1)发热伴寒战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急性溶血性疾病。 (2)发热伴眼睛充血 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类似兔眼表现。 (3)发热伴出血 常见于重症感染和...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
...发热初期应与回归热,伤寒、斑寒、钩体病等鉴别。出血期应与流行出血热、流脑等相鉴别。...
...消毒的重点和方法:环境、物体表面及物品消毒与肠道传染病基本一致,但同时要做好灭蚤、灭虱,包括床铺、被褥、衣服、环境等。接触者与邻居家中也应灭蚤、灭虱。若发生的是流行性乙型脑炎,那更要灭蚊、防蚊。动物源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布鲁杆菌病等...
...虱传斑疹伤寒,典型斑疹伤寒,温毒发斑,瘟毒发斑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或“典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 zekii)...
...汉坦病毒属包括10余种不同的病毒,其中部分可引起人类疾病,如导致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等。 汉坦病毒抗体测定用于诊断汉坦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将汉坦病毒导致的人类疾病分为两大类,即流行性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感染后2~3...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