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著作。三卷。元僧人继洪辑(或有题为“宋·李璆、张致远原辑”者,系托名)。本书主要辑录宋、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岭南地区(今广东等地)多发病瘴疟等证治的资料。搜罗其中有效方剂。还记述了“蛊毒”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疗法。原书已佚,现存有娄安道...
...医方著作。三卷。元僧人继洪辑(或有题为“宋·李璆、张致远原辑”者,系托名)。本书主要辑录宋、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岭南地区(今广东等地)多发病瘴疟等证治的资料。搜罗其中有效方剂。还记述了“蛊毒”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疗法。原书已佚,现存有娄安道...
...土茯苓(图),气味甘淡,无毒。主治食之当谷不饥,调中止泄,健行不睡,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杨梅疮。服之最良。或误服轻粉、水银毒,周身筋骨疼痛,同防风 银花 白鲜皮 煎服,月余神效,轻则半月。滇中方可用。──模板卷三...
...钱,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杨梅疮。不问新久骨痛溃烂,壮健者。【用法用量】水煎,加酒1小杯服。下部,加牛膝5分。【摘录】《惠直堂经验方》卷三...
...土茯苓(五两) 甘草(六分) 天花粉 蝉蜕(去足) 麻黄根(各一钱) 肥皂子(七个)皂角子(七个 杏仁(七粒,去尖) 僵蚕(一钱,全足) 上俱忌铁器,水三碗,煎一碗。毒在上,食饱服,毒在下,空心服,二十帖见效。杨梅疮十年,五十帖痊愈。忌面...
...土茯苓=(图),气味甘淡,无毒。主治食之当谷不饥,调中止泄,健行不睡,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杨梅疮。服之最良。或误服轻粉、水银毒,周身筋骨疼痛,同防风 银花 白鲜皮 煎服,月余神效,轻则半月。滇中方可用。──模板卷三...
...冷饭团,子名仙遗粮。味苦、微涩,性平。治五淋、赤白浊,兼治杨梅疮毒。(附方) 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 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糖治白带。(又方) 治杨梅疮毒。土茯苓(或一两或五钱) 水酒浓煎服。(又方) 治大毒疮红肿。土茯苓 为细末,好...
...释名 又名白鑞、贺。 气味 甘、寒、微毒。 主治 恶毒风疮。 附方 用锡器在粗石上磨水,取水服,可解砒霜毒。用铅、锡各二钱半,加结砂和蜈蚣二要,共研为末,卷入纸内成捻子,放入油中浸一夜。点灯照杨梅疮,每日两次,七日见效。...
...释名 又名白鑞、贺。 气味 甘、寒、微毒。 主治 恶毒风疮。 附方 用锡器在粗石上磨水,取水服,可解砒霜毒。用铅、锡各二钱半,加结砂和蜈蚣二要,共研为末,卷入纸内成捻子,放入油中浸一夜。点灯照杨梅疮,每日两次,七日见效。...
...(蔓草)消水除湿尤解杨梅结毒土茯苓(专入胃肝。兼入肾肠)。甘淡气平。功有等于萆 。治能除湿消水。去清分浊。然此尤解杨梅疮毒。盖杨梅疮多由岚瘴熏蒸。与淫秽湿热之邪交互而成。(时珍曰。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起于岭表。传及四方。盖岭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