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简历_【中医宝典】

...,兼疗瘵疾。危亦林自幼好学,20岁开始业医,除继承祖传医术外,还研究疮肿、咽喉、口齿等科,医术全面,而以骨伤科最有成就。于1337年撰成《世医得效方》19卷。经太医院审问后,于1345年刊行。 《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85.html

刘禹锡 简历_【中医宝典】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及医学家。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卒于会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因担任过太子宾客,故称为刘宾客。  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医服药。对医药颇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成良医。治病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3.html

窦默 简历_【中医宝典】

...),遇名医李浩,得其铜人针法,针术遂精,中统元年(1260)授翰林侍讲学士,至元十七年(1280)加昭文馆大学士。同年卒,归葬肥乡,追赠太师,封魏国公,谥文正。后人习称窦太师。 窦默是我国针灸史上的名家之一,他的“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90.html

薛雪 简历_【中医宝典】

...薛雪(1661~175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江苏吴县人,与叶桂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18.html

葛洪 简历_【中医宝典】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这是晋代科学家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50.html

张锡纯 简历_【中医宝典】

...张氏为院长。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 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29.html

唐宗海 简历_【中医宝典】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三甲第35名进士,授礼部主事。唐氏早年已有很高明的医疗技术,以行医为业。嗣后,迁居京、沪、粤等地。暮年返回家乡,在彭县故世。 唐宗海擅长内科,对各种出血病证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30.html

扁鹊 简历_【中医宝典】

...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43.html

李中梓 简历_【中医宝典】

...》、《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豪》三书,1667年汇刊在一起,署曰《士材三书》。 李氏弟子有沈朗仲、尤乘、华藻等。沈朗仲传马元仪,马元仪传尤在泾。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40.html

钱乙 简历_【中医宝典】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他是一位杰出的儿科大家。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78.html

共找到744,2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