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春夏养,秋冬养阴_【中医宝典】

...□ 红参症减,夏日进洋参病轻,似乎有悖于春夏养,秋冬养阴之训。 笔者认为,对春夏养,秋冬养阴要辩证地对待,千万不要忘记以从其根。至于具体运用,还是要辨证论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717.html

附子用之不慎亦伤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附子何以温阳,因其味辛性热也。阳虚寒证多凝滞,治以辛行散,以热温煦,即辛热合体以温阳散寒。如《本草经读》曰: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伤寒杂病》中用附子共有39方,以作为计量单位的34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234.html

中医学术流派散_【中医宝典】

...应是《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提法。文章还介绍了浙江历代的中医学术流派,即南宋时期以温州人氏陈无择为师祖,以陈氏子弟王硕、孙志宁、施发、卢祖常等为学术骨干的永嘉医派;金元时期以义乌朱震亨为鼻祖,以戴元礼、赵氏兄弟、王履、徐用试等为传承弟子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6.html

阳中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任何事物都可概括为阴和阳两类,而阴和阳又可分别再分阴阳。《素问·阴阳离合》: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所谓阳中之,即指阳性事物又分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88.htm

无名肿毒良药丝瓜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记载,如《本草求真》谓:丝瓜性属寒物,味甘体滑。凡人风痰湿热,蛊毒血积,留滞经络,发为痈疽疮疡、崩漏肠风、水肿等症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经达络,无处不至。但过服亦能滑肠作泄,故书言,此属菜中不足,食之当视脏气以为可否也。朱震亨:治痘疮不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52.html

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_【中医宝典】

...新的局面。其三焦为气母,经无形,总只一而已之说,也得到后世医家的赞许。孙一奎明辨正火邪火,严格把相火与五志淫火区别开来,使虚损诸疾的治疗原则得到了匡正与补充。对其宗师朱丹溪阴常不足余论进行了诚恳的批评,这种严肃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4.html

阴损及_阴阳五行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阴损及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 【阴损及】 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盗汗、遗精、咯血等阴亏证候,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气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阳虚证候,这就叫阴损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74.html

《素问》之字考_【中医宝典】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素问·阴阳应象大》)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五脏生成篇》) 脚 例如: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也,而人左手足不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93.html

绍派伤寒特色,俞氏底定通俗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绍兴,城外禹王陵、兰亭、东湖、鉴湖、会稽山、越王陵寝等,均为风景如画的历史遗址,堪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而城内更龙山越王台、沈园、青藤书屋、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和畅堂等,又都存丰富的人文史实,真是人杰地灵,确系文物之邦。...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0.html

金元四大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认为人的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42.htm

共找到584,6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