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之望诊之全身望诊-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态,即姿态,是观察病人身体的姿势和动态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1.动静 喜动者多为阳证、热证、实证,多见卧时面常向外,转侧时作,喜仰卧伸足,揭衣弃被,不欲近火,坐卧不宁,烦躁不安;喜静者多为阴证、寒证、虚证,多见喜卧,面常向内,蜷缩...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65.html

望诊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根据妇科的特点,望诊时除观察患者的神志、形态、面色、唇色、舌质、舌苔外,应注意观察月经、带下和恶露的量、色、质的变化。1.望月经经量过多,多属血热或气虚;经量过少,多属血虚、肾虚或寒凝血滞;经量时多时少,多属气郁、肾虚。经色紫红或鲜红,多...

http://qihuangzhishu.com/81/31.htm

周仲瑛_四诊合参之 望诊 闻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运用。现仅以内科为主体,谈谈个人临证体会。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诊为重点。初涉临床时往往会认为问诊为四诊的第一位,难以领悟望诊的精遂,久经实践则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真谛,而“五色诊”的启示,尤胜于神情、形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津液条目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薄易分.诊而后饮.则苔之滑涩易辨.至于干黑之.又当以蜜拭苔垢.然后视其形色.红赤者可治.青黑者不可治.亦之所宜知也.若夫部位之分.或因形色.或因苔垢.或因津液.可以类推.故不复集....

http://qihuangzhishu.com/736/55.htm

中医诊_【中医宝典】

...。 《辨指南·辨之质本》认为平人之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64.html

淡红粉白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红粉白苔主病:邪热浮经;邪毒内盛;热聚三焦。 舌苔 淡红粉白苔 形象 淡红。苔白厚腻满布,颗粒疏松,如白粉铺上,扪之涩而不燥。 主病 邪热浮经;邪毒内盛;热聚三焦。 病例 湿热互结,聚于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49.html

阴茎法提纲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虚实.察其轻重浅深.庶可识常通变矣.至于儿生阴物不起.亦为死证者.岂以赋禀不足.形体未备欤.特察小儿.宜从望诊.故并述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36/90.htm

舍“”从证治慢性胃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神曲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同时嘱患者注意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 一周后复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鲜红,但较前有薄苔出现。效不更方,按前方略事加减,15剂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按:象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422.html

皮肤_【中医宝典】

... 中医也十分重视对皮肤的望诊。正常人的皮肤常是润滑荣泽,此为津液、精气充沛之征。若皮肤肿胀,则为水湿泛滥;皮肤枯燥,多为精气不足或精血内耗;皮肤粗糙刺手,多是肺痿(因肺主皮毛);若兼两眼暗黑者,为内有干血,若皮肤粗糙而腹中剧痛的,多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41.html

白花蛇草伪品——多棱粟米草(Duolingsumicao)_【中医宝典】

...白花蛇草伪品——多棱粟米草(Duolingsumicao)[来源]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植物多棱粟米草 Mollugo costata Y.T.Chang et C.F.Wei的干燥全草。[性状]卷缩成团,黄绿色或灰绿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702.html

共找到91,8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