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寒夏秋季节发病较多,起病较缓慢,头痛及全身痛不甚明显,皮疹出现较晚,淡红色、数量较少、多见于胸腹。可有相对缓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晚、较轻。常有较明显的腹泻或便泌,或腹泻与便泌交替出现。白细胞数多减少。伤寒杆菌凝集反应及血、尿、粪...
...立克体病(rickettsiosis)是由一组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类立克次体病可分为5大组:①斑疹伤寒组(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②斑点热组(含斑点热、马赛热、澳洲蜱型斑疹伤寒、立克体体痘症);③恙虫热组(含恙虫...
...立克体病(rickettsiosis)是由一组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类立克次体病可分为5大组:①斑疹伤寒组(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②斑点热组(含斑点热、马赛热、澳洲蜱型斑疹伤寒、立克体体痘症);③恙虫热组(含恙虫...
...系统或其他实质脏器损害的症状。这些症状与普氏立克次体在体内的繁殖及其毒素样物质的作用有关。病后免疫力持久,而且对斑疹伤寒群内其他立克次体感染有交叉免疫。(三)诊断与防治发病后尽快于一周内采血并注射入雄性豚鼠腹腔,每日测量体温并观察阴囊有肿大。...
...本病的皮肤表现为非特异性。因此,仅根据临床症状难以做出确切的诊断。通常经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酶标检测、放射免疫法、弓形体素皮试等,并由淋巴结、脑脊液或周围血液取材接种于实验鼠,再用Giemsa染色在涂片中找到...
...外斐反应,用于鉴别诊断立克次体病。 正常人凝集效价≤1∶40;≥1∶80为阳性。间隔5~7d其效价明显升高或单次效价超出参考区间很高时,作为新近立克次体感染的指征。多数斑疹伤寒患者血清凝集效价上升较快,在病程第5天即呈阳性,2周末达高峰,...
...外斐反应,用于鉴别诊断立克次体病。 <1∶40 正常人凝集效价≤1∶40;≥1∶80为阳性。间隔5~7d其效价明显升高或单次效价超出参考区间很高时,作为新近立克次体感染的指征。多数斑疹伤寒患者血清凝集效价上升较快,在病程第5天即呈阳性,2...
...(一)传染源主要为小哺乳动物(啮齿类)和家畜,而人则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战壕热的唯一或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传播媒介极大多数为节肢动物如蜱、虱、蚤、螨等。各种立克次体以共生形式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立氏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小蛛...
...(1)发热伴寒战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急性溶血性疾病。 (2)发热伴眼睛充血 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类似兔眼表现。 (3)发热伴出血 常见于重症感染和...
...潜伏期6~14日,平均12日。症状,体征及临床经过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发热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型,体温一般为38~40℃,持续6~14日,最短4日,最长25日。皮疹少,多为充血性,约1/4~1/3病例可无皮疹,1/2~2/...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