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护持得法可以避病说_《幼科概论》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婴儿之初生,肌肤未充实,气血本薄弱,但能寒暖适宜,肌饱调匀,饱食酣眠之外,别无所事。护持得法,躯体自然日见其肥硕。所谓苟得其养,无物不长也,如此者焉受病。故婴儿之襁褓,宜用旧絮,护背宜稍浓,盖五脏均系于背也。不用新絮者,防传热引起内火也。...

http://qihuangzhishu.com/854/16.htm

金子久1870-192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实”,方药清灵甘淡,讲究炮制,善用药引。医案语多俪体,被《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收录。著有《金子久医案》1927年、《和缓遗风》、《问松堂医案》等。门人整理其学术经验,编成《金子久专辑》1982年。弟有壬,亦以医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48.htm

奴隶社会1奴隶社会夏至春秋时期的医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奴隶社会夏至春秋时期的医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建立,由此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夏代的农业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还有骨器和蚌器,木质耒耜已开始使用。由于农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61.html

《小品方》卷1-5粗校_【中医宝典】

...诸方 治下利诸方 治咳嗽上气诸方 治气逆如奔豚状并诸汤方 治虚满水肿诸方 上七件 治胸痹诸方 橘皮汤,治胸痹方。胸痹之候,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呕沫是也。 橘皮一升 白术二两 茵芋二两 上十味,合捣下筛,以酒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65.html

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淳佑九年(1249)又创“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的初生婴儿。这些措施对保护儿童是有积极意义的。(一)儿科著作空前丰富:这一时期的儿科著作相当丰富,主要有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1093;钱乙《小儿药证宜诀》(1119);阎季忠《阎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1.htm

脐痈附:脐中出水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共研细末,干撒肚脐,出水津淫成片,止痒渗湿;又治湿癣,以苏合油调搽甚效。【方歌】三妙散用槟榔苍,黄柏同研渗湿疮,苏合油调治湿癣,收干止痒效称强。又方: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仙方活命饮、内疏黄连汤俱见肿疡门...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733.htm

第一个儿科专家钱乙_【中医宝典】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他是一位杰出的儿科大家。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89.html

儿科诊法概要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新型辨证方法。望诊望诊,即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情。望诊的内容包括就全身状况诊察的整体望诊,如望神色、望形态;就局部状况诊察的分部望诊,如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望诊诊查的结果一般比较客观可靠。但是也要注意,儿科望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3-3.html

紧喉风附:缠喉风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剂:桐油钱方法:温水半碗,加桐油四匙,搅匀,用硬鸡翎蘸油,探入喉内捻之,连探四、五次,其痰壅出,再探再吐,以人醒声高为度。【方歌】桐油钱法导痰壅,一切喉风用最灵,半碗温水桐油入,鸡翎蘸探吐喉通。又方:雄黄解毒丸组成:雄黄一两郁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75-1.html

《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周选堂 制作:“E书时空” 作者周选堂简介 序一:李序 序二:章序 序三:徐序 编者的话 正文 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一、概述 二、分述 春温 风温 温病 温毒 晚发 选按 三、拟用诸法 四、备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index.htm

共找到270,2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